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包括一些生字和一些常用词,掌握“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等词的一词多义。
2.把握作者资料及文体知识。
3.熟悉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增强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及艺术风格。
2.体会文章按照游踪移步换景和抓住景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并学以致用,逐步提高写景状物的能力。
3.品味文章由景及情,以情人景的写作特点,学会鉴赏情致化的景物描写。
4.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引导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景物,从平凡中发现美,从而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2.理解文中作者悲凉凄苦的情怀,间接接触社会,完善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1.背诵课文。
2.品味作品写景的妙处,特别关注文中描写潭中游鱼的文字。
3.体会景物描写中融注的思想情感,重点关注第四段,理解作者凄苦孤寂的心境。
教学难点
1.树、石、水、鱼的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
2.文章先写“心乐之”,后面又见“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对此该如何认识?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教学以指导诵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鉴赏的主体。
2.讨论点拨法。在讨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纠正认识的偏颇,弥补缺漏。
3.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作品的意境美,进而激发学生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体味作者的情感。
4.延伸拓展法。联类引申,整理归纳已学过的山水名句名篇,综合鉴赏写景的妙处,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5.品读鉴赏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作者及文体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游踪及沿途所见景致;选择关键词语,增设词语提纲,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第二课时:反复诵读,涵泳品味文中写景文字,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探究思考,突破难点,理解文章为何前乐后忧:延伸拓展,总结以前学过的山水名篇名句,点评它们的独特技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推荐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