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可见,煮鸡蛋是最佳吃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不过,对儿童和老人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适合,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松解,极易被消化吸收。鸡蛋中维生素C含量不高,所以吃鸡蛋时最好辅以适量的蔬菜。
从营养学的观点看,为了保证膳食平衡满足机体需要,又不会营养过剩,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吃1~2个鸡蛋为宜。中青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者,每天可吃2个鸡蛋;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较多者,每天可吃2~3个鸡蛋;少年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应吃2~3个鸡蛋。孕妇产妇乳母身体虚弱者以及进行大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优良蛋白质,每天可吃3~4个鸡蛋,但不宜再多。
鸡蛋是人们常吃的食物,很多人都知道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往往却忽略了吃鸡蛋的饮食禁忌。
鸡蛋一般不要生吃。鸡蛋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会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使身体出现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皮肤发炎脱眉等症状。鸡蛋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它们影响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未熟的鸡蛋中这两种物质没有被分解,因此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鸡蛋在形成过程中会带菌,未熟的鸡蛋不能将细菌杀死,容易引起腹泻。因此鸡蛋要经高温后再吃,不要吃未熟的鸡蛋。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致密,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体吸收,只有煮熟后的蛋白质才变得松软,人体胃肠道才可消化吸收。生鸡蛋有特殊的腥味,会引起中枢神经抑制,使唾液胃液和肠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减少,从而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健康饮食
鸡蛋不宜与白糖同吃。很多地方有吃糖水荷包蛋的习惯。其实,鸡蛋和白糖同煮,会使鸡蛋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赖氨酸的结合物。这种物质不易被人体吸收,对健康会产生不良作用。
鸡蛋不宜也豆浆同吃。早上喝豆浆的时候吃个鸡蛋,或是把鸡蛋打在豆浆里煮,也是许多人的饮食习惯。豆浆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很多营养成分,单独饮用有很强的滋补作用。但其中有一种特殊物质叫胰蛋白酶,与蛋清中的卵松蛋白相结合,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降低二者的营养价值。
鸡蛋不能与兔肉同吃。《本草纲目》中说:“鸡蛋同兔肉食成泄痢。”兔肉性味甘寒酸冷,鸡蛋甘平微寒,二者都含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共食会发生反应,刺激肠胃道,引起腹泻。
鸡蛋不宜与鹅肉同吃。鸡蛋与鹅肉同食损伤脾胃。
鸡蛋不宜与柿子同吃。鸡蛋与柿子同食导致腹泻,易形成柿结石。
鸡蛋不宜与甲鱼同吃。甲鱼肉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而鸡蛋是优质的完全蛋白质.同时食用会导致蛋白质变性.降低营养价值,孕产妇要特别注意不要食用。
鸡蛋不宜与鲤鱼同食。鲤鱼下气利水,两者虽然性味相同但功能相反。
鸡肉与大蒜不宜同食。大蒜原称“葫”,其性辛温有毒,除风杀毒。古人说:“大蒜属火性热喜散”。而鸡肉甘酸温补,二者功用相佐,且蒜气熏臭,从调味角度讲,也与鸡不合。古典《金匮要略》中就有“鸡,不可合蒜食之,滞气”的记载。
鸡蛋不宜与消炎药同吃。两者同食会引起中毒。
鸡蛋不宜与茶同吃。鸡蛋与茶同吃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
《鸡蛋的十一种错误吃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