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题: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主要观点。3.预期价值:本课题理论创新程度和实际应用价值。
4.研究基础:近年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两类限填20项)。(请按此4部分逐项填写,限2000字内)。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
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 始于十九世纪后期的美国,最早依赖于印刷媒体,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无线电技术开始被应用到函授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电视技术被应用到函授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网络技术应用到函授中。近几年来,国内外的远程教育实践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远程教育的学术研究也随之繁荣起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这段文字无疑向我们教育工作者预示一个信号,也就是说我们目前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包括信息技术)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一场重大的改革。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确定了这一研究课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切需要开展优质教育资源应用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实施课程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实现并达到课程改革目标,要有大量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做支撑,要通过信息技术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方式的更新,才能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研究优质教育资源应用,对促进新的课程改革有积极地推进作用。
国家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要求急需提高农村教师应用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我国第一个教师专业化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在教师资源应用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学人员)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由此可见,教师具有对教育教学资源检索、收集、甄别、整合、应用的意识、能力及方法已成为为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优势,在农村学校的资源建设、德育建设、课堂教学、师生学习、教育科研、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整合,构建出适宜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模式,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设效益,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主要观点
1、课题假设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是借助媒体技术和各种教育资源而实施的超越传统校园时空限制的教育活动形式。工程建设具体设计了三种应用模式:教学光盘播放点(模式一)、卫星教学收视点(模式二)和计算机教室(模式三)。模式二和模式三均配置有卫星接收设备,可以接收“鑫诺”一号卫星下传的大量优质教
育资源(2G/周),这些资源则称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育工程资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具有多种媒体资源(电视、流媒体、数据信息),可以大量和快速地更新、下载、存储,不受地面网络条件限制的强大优势,为农村中小学提供了最基本的数字化环境,使农村中小学师生与城市师生一样,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如果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育工程资源为信息传播源,在现代教育理论、传播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在学校、教师、学生及农村社会人群中的传播与交流,可促进信息资源与教育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及日常生活的有机整合,构建出学校资源建设、德育建设、课堂教学、师生学习、教育科研等五个方面的应用模式,以此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方式、师生学习方式和农村人员日常生活方式的变革,最大程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向情感、方法、知识、技能及智力培养等方面的转化,就可以整体地提高工程效益,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在这样的模式下,通过提高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能力;利用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提高资源应用效益,促进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优势,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优化课堂教学。
2、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中的光盘及IP数据资源的应用和农村小学教师、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农村小学现代远程工程资源应用就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及传播理论的指导下,以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作为信息传播源,通过在学校、教师、学生及社会人群的传播与交流,实现信息资源与教育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及日常生活的有机整合,并以此改变教学、学习和日常生活方式,实现信息资源向情感、方法、知识、技能及智力培养等方面转化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优势,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学校的资源建设、德育建设、课堂教学、师生学习、教育科研等方面进行整合应用,以构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应用模式为核心,整体地提高资源应用效益,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
研究重点:构建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应用模式,实现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育工程资源向农村教师、农村学生在情感、方法、知识、技能及智力培养等方面的转化。
3、研究的基本思路
课题拟从以下主题开展研究:
①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管理与共享方式的研究;
②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化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③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促进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培养模式研究;
④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促进农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模式研究;
⑤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促进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
⑥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构建农村学校校本研究模式的研究。
4、研究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行动研究、文献资料法等方法,通过收集国内外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的崭新成果与发展动态,学习其先进的手段、理论及设计原理、方法等,在一定的范围内系统地、科学地解决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不偏重于建立理论或归纳规律。
本课题拟从以下三个层面开展研究:
组成子课题组,组织教师从课题的不同应用层面开展研究。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围绕课题研究方向,指导开展研究。
以中央电化教育馆、云南省电化教育馆、楚雄州电教馆等教育技术研究机构为依托,实施远程网络研究,用国内最新的成果指导课题研究活动。
5、主要观点
“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转变农村小学教与学的方式”研究课题,对我校具有实际研究价值。如果实验成功,对能接收“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农村小学模式二和模式三的学校具有普遍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这将为推进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进行有益探索,积累经验,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探索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益尝试。为此,我们选择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优化农村小学教与学的方式》这个课题进行实验研究。
,《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转表农村小学教与学的方式》课题论证《《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转表农村小学教与学的方式》课题论证》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