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创新体制机制,建立高效运作管理体系。创新体制机制是质监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各项工作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一是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政务管理制度,深化内部改革,理顺机构设置,解决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问题。二是认真回顾总结监管工作的经验得失,对照分析监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全市系统现有的人员、装备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各种局面的监管措施。同时要加强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系统内外的监管合力。三是做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信息资源在质监工作中的作用。要加强与省局、县局的信息沟通,尤其是省、市级检验机构对辖区产品质量抽查情况信息交流,建立产品质量抽检情况通报制度,使产品质量抽检情况上情下达。要加强沿海县(市)局工作协调,对存在事故隐患的企业加强监察,提高定检合格率。依托对两个特种设备平台,加强监控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合格率和不定检、定检不合格的监察力度;加强科院县在特种设备监管方面的沟通,科县尽最大限度地发挥行政监察职能,分院充分利用人员、技术、资金、车辆优势配合科县的监察工作,形成和谐工作氛围。要以标准、计量和特安为主抓好产品质量的检查和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工作,建立、健全市县两级联动执法打假机制;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形成标准、计量、质量、特征设备四位一体的监管模式。
(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队伍素质,为质监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质监事业的发展,关键是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在于加强质监队伍建设。一是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实行“内孵外引”,对内加大专业技术培训和激励力度,对外积极创造条件引进高端人才,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为质监服务;二是结合工作需要,认真把好进人关口,注重对新进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的优化。三是坚持编内编外队伍一齐抓,有效建立和完善竞争机制,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四是强化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构建以理论基础、实用技能为主要内容,脱产、半脱产与业余自学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对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建立教育培训与考核使用相结合的机制,完善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充满活力的教育培训格局,将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轨道。(六)加强对重要岗位和重要业务环节的监督和制约,推进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加强重要岗位和重要业务人员为重点的反腐倡廉教育,加强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特别是重要岗位的业务规章制度,强化岗位制约,规范操作流程,完善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制度,完善规范国家工作人员从政行为制度,完善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惩处制度,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保证作用;全面完善网上办案工作,加大行政执法重点环节动态跟踪的监控力度,促进行政执法走规范、上水平;对重要岗位实行定期轮岗,对重要服务对象进行回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立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提高有效防治腐败的能力。继续落实“十不准”“八严禁”的规定,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市局党组和全系统工作是一个有力的促进。我们将以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团结带领全市质监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在省局、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开创我市质监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中共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
文章《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