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临河新区建设步伐。完善新区道路、给排水、供热、供气等市政基础设施,打通河套大街、曙光街2条新老区连接线。启动金川河二期和永济渠、永刚渠水系景观建设,在周边同步建设一批绿地、广场、雕塑等景观工程和休闲健身场所。加快文博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推进行政企事业单位搬迁入驻,新区主体框架基本成型。完善新区文化教育、金融商贸、休闲娱乐等服务功能,提高承载和吸纳能力,逐步把新区建成行政和金融中心及文化教育和大企业总部基地。
全面提升老城区城市形象。加大临河城区和各旗县所在地旧城改造力度,今年扎实起步,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继续开展“新亮美”工程,抓好巷道硬化、亮化和管网疏通工作,全面改造给排水工程,对主要街路、出口等重要节点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改造垃圾转运站8处、水冲式厕所50座以上,解决好不通不畅、不美不亮、不干不净等问题。加强各类专业市场、便民市场建设,扩大天然气入户覆盖面,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方便市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水平,以市、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主,分期分批承担绿化任务,并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大拆迁还绿力度,大幅增加绿化总量。推进公园绿化、街路绿化、出口绿化、环城绿化、单位庭院和居民区绿化,新增绿地7300亩,力争达到自治区园林城市标准。
加强特色县城建设。实施各旗县集中供热、天然气输配、供水管网新建改造等市政基础工程,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坚持突出历史文化特点和产业、地域特色,深入挖掘河套文化内涵和人文历史资源,建设一批园林绿化、标志性建筑和人文景观工程,打造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强化街道、社区对辖区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职能,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规划控制管理,坚决制止违规建房、私搭乱建等行为,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依法推进征地拆迁工作,保障被拆迁户的合法利益。开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倡导文明行为,培养新型市民,提高市民整体素质,营造“和谐城市、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区域交流协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加快向北开放步伐。做好口岸机场、铁路等重大项目的策划、申报工作,加快边境合作区建设,争取将甘其毛都口岸列入国家重点支持口岸,巴格毛都口岸恢复通关。进一步加强与蒙古国南戈壁省及神华、艾芬豪等企业的沟通,全面深化对蒙贸易、产业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启动口岸加工园区大型铜产业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中蒙跨境铁路、重载公路、跨国皮带运输走廊等资源通道建设,加强口岸基础建设,提高通关能力,千方百计扩大过货量和贸易额,力争年内资源进口量突破600万吨。积极引进资金实力雄厚、具有口岸开发建设经验的大集团、大企业参与口岸开发,高起点推进口岸行政办公、商务贸易、生活居住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地域个性、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集国际商贸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口岸城市。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稳定出口的政策措施,建设出口加工基地,支持羊肉、番茄、葵仁、脱水菜、绒纺等行业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抢抓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利用资源、交通、土地、电价等综合优势,围绕四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引进、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同时,积极引进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主动承接先进生产力转移,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加强与呼包鄂及周边地区交流合作,在资源共享、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对接和互补,加快融入呼包鄂经济区。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
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公务员收入水平,落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稳步增加城镇居民收入。挖掘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全面落实惠农惠牧政策,鼓励农牧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不断增加农牧民经营性、政策性、转移性收入,确保农牧民收入增幅继续高于全区平均水平。高度重视牧民贫困问题,认真落实自治区对牧民生产生活的补贴政策,积极探索舍饲圈养、良种繁育、转移就业的扶持措施和禁牧、休牧、轮牧补偿机制,促进牧民收入稳定增长。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大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突出抓好大中专毕业生、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和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就业工作,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家庭”。鼓励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在信贷、税费、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创建创业园区2个、充分就业社区20个,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职业技能培训1.9万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继续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增加企业、基层和高端人才储备。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扩大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覆盖面,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做好临河区、乌拉特后旗农村牧区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加强医疗救助,特别是加大对城乡低保边缘群体的救助力度。抓好防灾减灾和灾民救济工作。做好困难家庭大中专学生资助、残疾人扶助和困难群体救助工作,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安置问题。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保险功能,减轻农牧民受灾损失。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
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农资市场监管,依法惩处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工作,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强化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和整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坚持领导干部接访,落实信访排查责任制,积极防范和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
继续办好十件实事。一是农村牧区低保月人均补助标准提高15元,城镇低保月人均补助标准提高20元;二是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提高120元;三是全市五保供养实现应保尽保,供养水平增长不低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四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进一步提高统筹报销比例,基本医疗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8万元;五是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建的24.8万平米廉租房全部交付使用,为5500户困难家庭发放租赁补贴;六是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和筹集力度,资助困难家庭学生就学,确保每个学生不因贫困辍学;七是以项目扶贫为重点,解决3.5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八是解决1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九是配套完善农村牧区综合文化站48个,实施农牧民健身工程40处;十是开展“一杯奶”生育关怀工程,使符合政策的农村牧区孕期妇女受益。
实施十项民生工程。一是启动城乡公共危机管理系统建设。及时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整村推进、生态移民、产业化扶贫工程;扩大农村牧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三是实施牧民增收工程。开展划区轮牧补贴试点;对牧民购置良种牲畜、牧业机械进行补贴;对实施阶段性禁牧项目区的牧民,每人每年补贴金额不低于3000元,连续补贴5年。四是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先行推进牧区养老保险,力争3年内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全覆盖。五是实施城乡安居工程。完成临河城区棚户区搬迁200万平米,改造残疾人危房200户,改造农村牧区危房3000户,解决1000户游牧民定居问题;六是继续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投入10亿元,加固中小学校舍73万平米,新建42万平米。七是加强创业扶持、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纯增3000人以上;为全市企事业单位储备人才900名。八是提高城乡医疗保障水平。完善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巩固在95%以上,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完善“一证通”和“自主择院、现场直报”等便民措施,住院费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进一步解决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九是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用2-3年时间,全面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条件;投资5亿元以上,完善优化通信基础设施;推进农村牧区广播电视“户户通”,发展模拟转数字电视用户5000户。十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完成中旗、后旗污水处理厂建设,启动建设临河第二污水处理厂,实现全市城镇污水有效处理;完成既有民居节能改造20万平米;建设和改造城镇供热管网30公里;启动各旗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项目,年内建成投运。
,巴彦淖尔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巴彦淖尔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