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中考 高考 阅读 句子 科普 评语 计划 总结 诗歌 竞赛 教育学习 | 作文大全 | 试题课件 | 诗歌大全 | 百科知识 | 文书写作
当前位置:轻松教学网试题课件教案试卷下载语文试卷高三语文试卷黑龙江庆安三中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题下载

黑龙江庆安三中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 名称:黑龙江庆安三中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 类型:高三语文试卷
  • 授权方式:免费版
  • 更新时间:01-01
  • 下载次数:764
  • 语言简体中文
  • 大小:123 KB
  • 推荐度:4 星级
《黑龙江庆安三中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题》简介

标签:高三语文试卷分析,高中语文试卷,试卷下载, 本站提供黑龙江庆安三中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题免费下载,http://www.qingsong8.com
黑龙江庆安三中最新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1.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
B.其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
C.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
D.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缘故。
C.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歌能历久不衰,是因为人们在诗歌创作中总是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
B.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后来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重声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C.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
D.从诗歌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辉煌。
,大小:123 KB
标签: 高三语文试卷,高三语文试卷分析,高中语文试卷,试卷下载,试卷下载 - 语文试卷 - 高三语文试卷

《黑龙江庆安三中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