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中考 高考 阅读 句子 科普 评语 计划 总结 诗歌 竞赛 教育学习 | 作文大全 | 试题课件 | 诗歌大全 | 百科知识 | 文书写作
当前位置:轻松教学网范文写作常用公文实施方案推进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

推进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

我要评论(0) 字号:T T 01-01 15:13:46   浏览次数:385  栏目:实施方案
标签: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大全,活动实施方案,http://www.qingsong8.com 推进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

章 www.qingsong8.com 各行政村,各乡(镇)、街道、农(茶)场,市直及驻武各单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举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历史任务。“十一五”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扎实推进海峡西岸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纲要》、《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绿色腹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纲要》、《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规划纲要》,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大局,突出发展、突出基础、突出保障、突出和谐、突出创新,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持续拓展以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为中心的思路,持续拓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举措,持续拓展重农支农的氛围,立足农民满意、农民需要、农民自愿、农民为主,围绕“产业互动、政策覆盖、服务延伸、设施对接、改革配套、队伍保障”的运作重点,全面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为建设海峡西岸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而奋斗。
  (二)基本原则。扎实推进海峡西岸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握以下六条基本原则:
  围绕中心,加快发展。以农民增收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村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融入全局,整体推进。把新农村建设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融入海峡西岸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建设的全局、融入我市经济发展的布局中去谋划,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紧密结合,在海峡西岸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建设中加强“三农”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新农村建设支撑海峡西岸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建设。
  立足多予,统筹协调。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研究“多予”的办法,拓宽“多予”的渠道,按照予在公平、予在机制、予在活力、予在可持续性的原则,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向农村倾斜,从发展战略、规划布局、政策导向、资源配置、服务保障上向农村倾斜,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科学规划,注重运作。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因村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分段推进”的要求和步骤,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按照20xx年新农村建设主要目标和2020年远景目标分步实施,根据各村基础和实际情况,分类指导抓好新农村建设,突出实效目的,分阶段细化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形成部门分工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以人为本,重在实效。从解决农民最迫切,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要求、口号,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防止形式主义。
  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建设美好家园。生产发展以农民自我创业为主,政府组织推动;生活富裕以农民自立为主,政府扶持帮助;乡风文明以农民自我教育为主,政府宣传引导;村容整洁以农民自建为主,政府支持奖励;管理民主以农民自治为主,政府依法监管。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三)分析形势。近年来,我市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农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基层经济细胞更加活跃,农民增收幅度连续多年位居南平市前列,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乡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随着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带动农业的能力逐步提高,新农村建设具备较好的条件;中央、省和南平市连续出台强有力的惠农扶农政策,海峡西岸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建设给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支持,新农村建设有了较好的机遇。同时,也应清醒看到,我市农业农村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我市综合经济实力不够强,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有限,农民持续增收的途径和支撑还有待拓展和深化,乡村集体经济薄弱,加快发展的任务艰巨;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还比较落后,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防灾减灾能力不足,统筹发展的难度较大;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不少,人居环境和生态保护有待进一步改善,和谐发展的压力不小。这些难点问题必须有效破解,才能壮大农业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变农村面貌,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从而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目标要求
  (一)2020年远景目标。海峡西岸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新农村建设总的目标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服务保障能力、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农村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社会面貌进一步改变。经过15年奋斗,到2020年,农村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城镇人口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城乡差别逐步缩小;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基层民主更加健全,法制更加完善,社会安定和谐,农民安居乐业;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努力建设有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特色的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二)20xx年主要目标。海峡西岸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的过程,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十一五”期间,要确保实现以下阶段性目标:
  产业有新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加,产业特色优势更加凸显,产业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农村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乡村财力明显增多。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16.4亿元,年均增长7.1%;以“茶、竹、烟”为主导产业的格局形成,茶产业在全省发挥支撑作用,全市茶、竹、烟三大产业增加值在农村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达60%以上;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25%,农产品优质率达90%以上;全市基本实现初级水利化,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比重达85%以上;每公顷耕地农机总动力10千瓦。
  生活有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32元,年均增长8%以上;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降在43%以下,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公共服务加强,农村适龄儿童按时接受义务教育,初中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8%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90%以上;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问题基本解决;农村低收入家庭实行应保尽保并逐步提高低保标准。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推进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
标签: 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  旅游度假  实施方案,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大全,活动实施方案,常用公文 - 实施方案

《推进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