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重走长征路,传承报国志”的调研服务活动,在新时期新长征的议题下,支教新农村,支援老区人民,宣传20xx北京奥运会。
在建团85周年之际,弘扬五四精神,继续革命道路,把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展现给社会,搞出特色活动为宣传学校和学院作贡献。
三:小分队沿途驻留地点
XX县
XX县
XX市
XX市
本次行动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郑州→XX县→XX县(XX市)→栾川→商南→丹凤;
根据史料调研学习和体验:
1鲁山简要记事
1934年11月29日,红25军到达XX县熊背乡晒衣山村买家庄,买家庄只有几户人家,老百姓不明真相,大部分跑进了山沟密林。部队进村后很规矩,不进农家门,不骚扰百姓。据记载,老党员孙承德说,他的奶奶孙白氏看到部队穿着破烂,饥饿疲劳,就端出一筐花生让战士们吃。吃完花生后,红军在筐里放了一块银元。红军走时,还特意在石臼里留下十几斤小米救济村民。12月1日,部队进入尧山镇木达岭,顺利进入XX县境内。
我团活动:学习红军严明纪律,发扬优良传统。
2XX县简要记事
XX县车村镇天桥沟村,这里曾是红二十五军在洛阳的第二个宿营地。曾有两支红军部队来到车村,在红二十五军之前的1932年11月贺龙率领的红三军是最早来到车村的红军队伍。
我团活动:调研红军两支队伍经过XX县的时间和目的,了解村名收留小红军的故事。
3栾川简要记事
1934年12月3日,红二十五军取道XX县明白川,进入栾川境内。红二十五军一进栾川就遭到了地方反动武装“十大连”的袭击,两天之内四次交手,红军狠狠地教训了这个称霸一方的“地头蛇”,让栾川群众至今还津津乐道。
我团活动:考察感受“两天四战”的旧战场,聆听关于红二十五军的战斗故事,探寻红军留下的战斗遗迹。了解红军大战“十大连”的战斗过程。
栾川近年经济发展、建设的调研服务活动。
考察咸池村修建的“红军路”。
第二阶段:陕南商洛、安康地区;
为策应川陕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发动的陕南战役,鄂豫陕省委率红25军于1935年2月下旬自郧西地区急速西进。途中在攻克XX县城,又歼敌6个营后,经安康王家坪进入宁陕火镰砭。于2月26日攻克太山庙区公所,保安队不战而溃,活捉区长柯卫华、区团长莫子着等24人。入夜,经龙王沟、贾家营、关口,于28日拂晓直捣XX县城。县长呼延东和保安大队副队长莫清高等望风而逃。当晚击溃了守城的保安队,据城三天,没收廖金元等5户大财主的粮食、衣物等分配给贫苦农民,处决了杨鍚玉等反动分子。
我团活动:挖掘杨虎成警二旅战斗历程和红军在宁陕的故事等。
第三阶段:甘南陕甘边界,天水、两当(双石铺战斗遗址)
1,同当地团委会面,开展发扬红军精神和宣传奥运精神的活动,制定当地活动详细方案;下午回访天水历史博物馆,开展给贫困儿童送温暖捐赠活动。
2,在麦积山参观红军飞渡渭河遗址,并于天黑左右抵达两当。
3,晚上抵达XX县,第二天上午参观XX县红25军经过的一些遗址,下午开展当地社会实践,第三天上午搜集资料,中午乘车至XXXX县,下午参观双石铺战役遗址。第四天上午返回天水继续北上。
第一段:XX境内,洛阳→栾川→鲁山一带22-25号
第二段:陕南商洛、安康地区26-28号
第三段:甘南、陕甘边界,天水、两当29-30号
四、沿途驻留地团县委和主要媒体联系方式
1.通过网络等途径,查阅沿途驻留地的团委、主要媒体或其他社会公共事业机构的联系方式。
2.通过当地114查询沿途驻留地的团委、主要媒体或其他社会公共事业机构的联系方式。
3.以介绍信方式与有关单位交涉,通过解释此次活动的意义和影响寻求帮助。
4.选择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和可考察学习性强的地点,与有关单位商谈挂牌事宜,并请媒体帮助宣传。
5.搜集沿途驻留地需要联系的单位及联系方式。
五、针对不同地区的活动方案
1.社会调查,联系当地媒体宣传此次活动的意义目的,同时着力宣传XX工业大学及土木建筑学院,让我们的脚印在长征路上留下深深的痕迹。
2.开展宣传20xx北京奥运会,发扬奥运精神——长征精神,以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服务活动。
如印发传单宣传,及给沿途百姓讲健康知识,组织和谐社会建设宣传服务团、形势政策宣讲团(中日关系、香港回归、八荣八耻)。
3.各种公益劳动,帮助孤寡老人及老红军(洗衣,做饭,听老人讲故事,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和他们交流)。
4.与专业有关的各种实习等。
5.“平安长征行”及其他与普法、社会安全稳定等相关的活动。
6.开展“送书助学,情暖学子”公益活动。
组织应积极联系和发动企事业单位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书籍资料帮助他们学习渡过难关,加强我校团组织、大学生与实践单位的联系,并尝试建立长期的较稳定的合作。
7.组织开展对陕甘宁地区农民生活状况调查。
8.重温入党誓词,学生党小组开展民主生活会,沿红军足迹体验革命精神,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吃苦精神。
9.关爱留守子女,关注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并捐衣物给需要的家庭、孩子。
六、活动风险预案
6.1必须后勤保障和安全物品:
6.11.装备:
包类:舒适结实的背包,足以安全地承受背包的载量,不易磨损
装载:聚乙烯透明袋,易于知道每件物品的位置,同时能保证首先要用的物品不会被放在最底部。
通讯设备:手提电脑,手机,收音机。
6.1.1.早晨应注意接收最新天气形势、标准时间以及其他队友发送给我们的其他信息和指示。
6.1.2.晚间固定10:30利用无线通讯向团总支详细报告队伍所处方位,队员状况和已经完成的工作以及随后的打算。
6.2.救生物品:
(1).火柴(2).蜡烛(3).火机(4).放大镜(5).针和线(6).指北针(7).圈套索线(8).弹性锯条
(9).医疗小瓶:
镇痛药:散力痛、芬必得、加和百服宁(头痛)三九胃泰、达喜片、吗丁啉
消炎药:乙酰螺旋霉素、双飞人药水,西瓜霜喷剂
驱蚊虫:白花油
退烧感冒:克感敏,日夜百服宁,白加黑
肌肉酸痛:XX白药喷雾、黄道益活络油
擦伤消毒:红霉素软膏,碘酒
邦迪牌防水创可贴,医用胶布,脱脂纱布卷
(10)体温计(11)剪刀(12)镊子(13)哨子(14)雨衣(15)手电桶(16)标记板(17)茶叶(18)盐(19)饭盒(20)折叠刀
6.2.食物准备
1.压缩饼干2.新疆攮子3.矿泉水4.面包5.盐块6.茶叶
6.3.风险解决:
(1)在山地和多山地区,最好沿高地行走,这样会更易于把握方向,也易于前行
(2)团队趟河--所有队员可以手拉手排成一列,共同抓住一根长篙或棍木以保持队列,可以面对着河岸向前移动。只有第一位成员身侧直接阻挡水流,减少了水对集体的阻力。集体也为每个成员提供了平衡保证
,“中原崛起献青春”“重走长征路”实践团队活动方案《“中原崛起献青春”“重走长征路”实践团队活动方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