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合作环节。小组合作是学生自已通过自学思考后不能解决的问题,对基础性问题尽量不采用小组合作式。小组合作时,老师是管理者、引导者,不是旁观者、参与者,要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关注“弱势群体”。学生讨论,按排次数不能多,时间不能过长。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关注学生的“集中度”、“学习态”。检查后进生的结论。
44、当堂达标是课改的风向标和关键,这一个环节一定抓牢,切忌!
十、自主学习操作要点
1、自主学习是学生根据老师的布置的“预习作业”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
2、预习作业设计是学生预习的路线图,设计的质量决定展示交流的质量。根据我校实际,对学生的预习作业和老师的学教案进一步优化,教师的学教案变“导学稿”,分为两个阶段自主学习阶段和课堂学习阶段,内容体现出如何优化当前的预习作业和当堂达标。预习作业再设计的环节包括:预习目标、预习重难点、预习要求、预习时间、预习题组(基础性试题、拓展性试题、展示性试题、创生性问题)。
3、预习时间根据本节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实际,确定预习时间,时间可安排在正常课堂、晚自习、课外、课始前。
4、预习作业老师应及时批改,发现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5、学生自主学习的步骤:(1)定标知法。目标一般由教师提出,学生补充,方法可以师生共同制定,比如,查字典,找材料等。(2)学习教材完成基础性练习,再读教材,解决拓展性问题。(3)疑难反馈。学生提出疑难,小组讨论解决,本组解决不了的其他组帮助解决。这是指小的疑难,大的疑难到展示课时解决。(4)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后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本次自学内容或范围(有的一节课需要通过几次自学,因为每次自学内容较多,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二是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类比回忆,还是边看书边练习(操作),总之什么方法好就用什么方法。三是明确自学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5)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的自学。同时要重点巡视中差生,可以拍拍肩、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但一般不宜同其商讨问题,以免影响其充分的自学。(6)指导在一节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状况可能出现多次。
十一、展示交流操作要点
1、展示的目的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展示内容是学生都会的不展示,一般课后习题不展示。展示有质疑的、一题多解的、有规律可循的创新问题。
2、教师的展示语言:激励性的语言、点拨性的语言、总结规范和指导性的语言(对学生的纪律、板书、小老师的姿势等)。展示课上学生的语言:叙述解题过程,解题思路(杜绝只说结果),不同的解法,自己总结出的规律,今后注意的问题和自己的收获。
3、教师在“必要”的时间内发挥“必要”的作用。
4、展示交流的步骤:(1)疑难出示。课前或课始老师要求学生出示预习中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2)合作探究。老师引导其它小组学生讲解,适时点拨。(3)预习反馈。老师出示预习作业批改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深入探究。或者创生问题,学生提出原生态问题。
5、展示模块是改变教师“教”为学生“讲”的关键。“展示欲”是人的本能,教师的展示多,学生展示的机会就少。
6、展示需要学生预习后、思考后的问题结论。可以老师布置的预习基本题、拓展性思考题,也可以学生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的形式多样,要以小黑板展示为主。展示要给学生机会。
7、学生展示时,教师要用余光关注学生的解答,更多的时间要关注没有展示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大胆讲话的勇气。会“写”、会“讲”,学生展示评讲时可以引导学生提问其他学生回答。
8、学生展示的课堂纪律要求:不乱讲话,不准开小差,不东张西望,教师要把较多精力放在抓学生的集中度、学习态。〔注意点〕
9、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学困生回答或演示操作,千万不要搞形式主义,叫优等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际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10、讨论不要滥用。学生讨论的问题,一定是学生通过自学仍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或者是教师在巡视中发现的虽属个性,但带有普遍指导意义、学生易错易混的问题。
如果在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教师直接把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展示给学生,并且让学生开始讨论,最终只能是个别优等生讲讲,小组内其它学生听听而已,同教师讲全体学生听,实在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小组合探应该建立在充分自探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没有自探就不要合探。个别课堂因知识较容易,根本不需要讨论。
11、学困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注意提醒其它学生认真聆听或观察,随时准备补充、评判和纠错。
12、教师的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它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十二、当堂达标操作要点
1、当堂达标是教学模式的最大亮点,是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效果的检测,是本节学习的反思和总结,达标时要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
2、当堂达标的时间:一般158分钟。课终前、晚自习、预习课前、早自习等。
3、当堂达标的形式:用试卷统一检测、纸条形式、板演和口述等形式。当前初始阶段必须使用我校统一编制的“当堂达标”,同时老师要及时批改,学校按时检查。教师要关注两个群体:“弱势群体”和“优生群体”,教师观察在“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没有达标的学困生,对他们给与指导和帮助。对优生给出高标要求,做一些拓展性、提升性问题。
4、当堂达标是小考试,老师是监考老师,“学生要象考试一样紧张”,引导学生竞争,如先完成前十名的加分,规范的展评。老师可当堂批改。优生达标时可提高标准。每单元反馈一次。目的是查缺补露,落实差生的达标。形式可以是教师指名,学生回答,也可以是考试。每周可以考试,也可月考、中考。
《玉皇庙镇第二初级中学课改实施方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