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的目的、意义。班主任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是学校骨干教师的最密集人群,教师队伍的专业化,首先应是班主任的专业化。“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与班级工作的成功与否关系极大,而班级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班主任是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学校管理的有力助手,班主任的工作关系到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可见,班主任是负有特殊职责的教师,不仅其工作的复杂程度高于普通教师,工作的重要性也高于普通教师。从这一角度看,班主任应具备比普通老师更高的专业水平和更复杂的专业能力,班主任专业化应成为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领域。然而,我们发现,当前的教师专业化研究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问题并没有被纳入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视角,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进行班主任专业化的研究,提高班主任的专业水平更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国家教育部周济部长提出,要把班主任由教书的“副业”变为育人的“主业”,而要实现班主任从“副业”转变“主业”的必由之路,就是班主任专业化。因此,教育部明确要求:“今后凡担任中小学班主任的教师均需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许多班主任工作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警察式”“家长式”“保姆式”的班主任普遍存在,经验、感觉、惯例仍然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依据,高压政策和行政命令等管理方式成为最常见的班级管理方式。班主任工作本应是充满艺术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它不仅能够促进教师快速成长,而且能够为教师最大限度地体验自我价值提供平台。一个内外兼修、素质过硬而声名远扬的班主任,会使他的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学生在这样的班主任老师领导下的班集体中学习、生活,会感到自己很幸运。
目前,我校教师普遍感到班主任工作是一份苦差,单调乏味,许多教师唯恐避之不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不高,疲于应付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仅仅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并不能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真正的转变,班主任工作方式的转变也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
可以说,研究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策略、提高班主任的专业水平是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更是我校急待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
2、研究的现状。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研究具有中国特色,这一问题在国外很少有研究。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没有明确设置班主任岗位,虽然也存在着一部分教师承担的职责类似于我国的班主任,但由于没有从行政职能的角度对他们的角色进行明确界定,所以对这部分教师的研究通常与教学研究结合在一起。中国的班主任研究则从1952年设置班主任工作岗位就开始了,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的研究是对传统的班主任研究的延续和超越,新课程改革是这一研究问题得以提出的重要背景和原因。“班主任专业化”这一课题在目前国内的研究也不多,只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有所涉及,但也只是从如何关爱学生,以情感的力量来展开工作,相对比较零散,而且大多都停留在经验层面上。
3、研究的依据:
(1)理论依据。20xx年10月26日,首都师范大学王海燕副教授首次提出“班主任专业化”这一概念,南京师范大学的班华教授发表了多篇有关班主任专业化的文章,出版了《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20xx年《人民教育》推出了班主任专业化的系列专题文章, 20xx年7月,青岛市教科所翟广顺所长出版了《班主任专业化与班级建设纵横谈》。目前,一些教育专家已经在研究班主任劳动的性质、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标准、目标、基本途径和班主任专业化的制度保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为这一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2)实践依据。学校明确提出,经过五年的努力,全校班主任队伍素质整体提升,班主任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化程度明显改善,班主任工作特色充分彰显,班主任队伍管理机制更具活力,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骨干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造就一支勤于实践、乐于奉献、教育风格鲜明、教育艺术高超的优秀班主任队伍,培养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模范班主任和德育专家。
4、班主任专业化的基本内涵:班主任专业化就是以教师专业化为基础,以专业的观念和要求对班主任进行选择、培养、培训、管理和使用的过程。主要包括在职业道德上,从一般的道德要求向专业精神发展;在专业知识和能力上,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在劳动形态上,从“经验型”向“创造型”发展。
二、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目标:
1、探究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策略体系和基本规律,总结建设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的成功经验,让学生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氛围里,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构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包括职责制度、培训制度、薪酬制度等、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及评价体系,建立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培养、评价运作机制。
内容:
1、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2、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对班主任心理品质的要求的研究;
3、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对班主任职业道德的要求的研究;
4、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个案研究;
5、总结、提炼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具体策略体系;
6、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及评价体系的研究。
三、研究的策略:
本课题研究以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对班主任的心理品质要求和职业道德要求为切入点,首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个案研究,构建班主任专业化建设中的相关策略体系和保障机制,总结、推广优秀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经验和成果,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分析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现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叙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对班主任进行个案分析,探讨、研究具体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策略。
,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