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充分保证,为项目实施提供资金保证。
各地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渠道资金用于发展沼气项目建设,同时项目配套8%的工作经费,有力的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另在资金安排上实行先建先补、快建快补、不建不补,对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自觉建设的模范点,各级政府奖励安排政府性投资项目。
3.多渠道开展培训,扩大沼气技工队伍,增强沼气技工及管理人员的技能
在培训沼气生产工时,利用阳光工程、温暖工程等一系列农民培训工程开展沼气生产工培训,采取多种办法加强对技工的技能培训;各地农能办也到项目乡镇及村社开展现场流动培训,以建代训、现场示范操作等方式手把手的让生手变熟手,熟手变能手,多方多种渠道培养沼气生产工,增强其技能,扩大了沼气生产工的数量,现四川省沼气工总人数已超逾万人,组建出一支实力雄厚的沼气生产工队伍。另在沼气管理人员自身建设方面,单位或部门也积极引导并鼓励职工多方面加强学习,不断的提高沼气生产专业知识,从而提高管理技能。
4.抓“三位一体”的示范性建设,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经济模式
在各地,采用区县抓示范片,乡镇抓示范村,村抓示范户的三级联动示范建设,充分发挥出沼气生产的纽带作用,围绕“三品”(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大搞“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采取“猪---沼---菜”、“猪---沼---菇”、“猪---沼---果”等模式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收到极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面向市场,建立健全沼气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技术指导与培训力度加大。二是推行专业化施工。农户的建设规划,组建专业施工队、管道安装专业队和沼气建设服务组织,由施工队长与项目乡镇和项目村签订承建协议,技术人员与农户签订施工合同,实行质量终身制和责任追究制,提高沼气建设质量。三是建立完善的后续服务管理体系。四川从省上到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各种沼气生产后续服务管理模式,努力的解决沼气后续管理滞后的“瓶颈”问题,他们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并探索出几条后服管理模式:一是协会形式。让建池农户加入协会,每月定额缴纳一定会费。二是物业化管理形式。这当中也分菜单式和全托管模式。有序地解决沼气生产中的后续服务问题。三是探索出沼气投保的新型管理模式。在四川德阳市,通过建池农户与保险公司签订投保协议,将沼气池入保,投保池每年缴纳保费10元,这样沼气池如发生非人为的事故时,可由保险公司理赔,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利益。
6.循环生态经济模式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川,都非常重视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循环经济建设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有力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沼气为纽带,以庭园经济为依托,大力实施生态家园户办工程建设,按照生态农业标准,从农业整体效益出发,通过分工分业使生产力各种要素优化组合起来,全面实施“猪---沼---菜”、“猪---沼---菇”、“猪---沼---果”等模式,一头连着养殖业,一头连着种植业,种养业有机结合发展农村生态循环经济,实现由单一的粮食、果业、畜禽、渔业生产向多位一体的立体农业综合开发转变,延长了产业链条,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二是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长期坚持的使用“三沼”,进一步改良了土壤结构,减轻了化肥、农药对土壤有机质的破坏,增强了土壤肥力,为建立稳产高产农田奠定了基础,避免了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对农作物及生态环境的污染,推进了
四、几点建议
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体会到重庆农村能源的发展与周边省市的发展势头,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提升的空间很大,我们唯有加强自身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不断努力,方能把我市的农村能源建设提高到一新的高度。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实力雄厚的沼气建设管理人员队伍。
一是项目的工作经费未能落实。在各区县,申报的项目未能配备工作经费,无法保证项目前期或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作开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项目的实施。二是项目配套资金没落实。各区县未能把项目的配套资金切实的落实到项目使用上,这样全凭在上面申报项目的项目资金来实施项目,无法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即使开展起来的,也大打折扣。
,学习考察新型农村能源发展情况介绍与体会《学习考察新型农村能源发展情况介绍与体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