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考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环节,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尽量避免考察失真,做到真实准确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是要认真落实好考察预告制。一般来说,考察预告要在考察对象所在的单位、地区或者其他范围内通过社会媒体或内部文告、召开会议等形式,公布考察组组成情况及联络方式、考察对象的简要情况等。为群众特别是知情人反映意见创造条件,便于群众的参与和加强监督,因此,不能只为了执行制度而简单地走过场。要尽量增强考察工作透明度,通过新闻传媒、网站、电子信箱和张贴告示等形式,发布考察预告,让群众做到有备而谈。
二是要认真做好干部考察准备工作。考察组成员不仅要具备考察考核工作相关业务知识、识人水平和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要熟悉考察对象所从事的工作或相关的工作业务。因此,在进入考察前,要对考察对象的工作职责,工作的内容做充分的了解,做好知识准备。
三是在考察范围上,要根据需要尽可能多地找知情人谈话。考察中,不能只机械地执行制度、死板地办事,要适当扩大谈话范围,针对不同岗位的特点,界定不同的谈话范围。要认真坚持群众路线,真正走到群众中间,问一问,听一听,看一看。了解情况做到深、细、透。不仅在本单位、本系统了解,还要从上下左右、横向纵向等各个层面去了解;不仅要在“八小时之内”的圈子中了解,还要深入到“八小时之外”的圈子中去了解,把干部考察的触角延伸到“生活圈”、“社交圈”。同时,应加强对干部的经常性了解和平时考察,变被动临时考察为主动经常了解,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尽可能多地收集干部信息。
四是善于听取正反两方面的意见和少数人的意见。在干部考察中,要听到真实情况的难度很大,因此,对少数人或反面意见,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调查、核实。采取实地考察、查阅资料或专项调查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最大限度地接触考察对象,增加感性认识,做到知人知面知心,把问题了解清楚。
五是要注重谈话艺术,提高考察效率。在干部考察中,要善于抓重点,抓实质,保证考察的结果具体准确。要针对谈话对象“不会谈、不愿谈”的现象,做好谈话对象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消除“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和“甘当老好人”及干部考察是组织的事情的思想,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考察组要通过运用巧妙的谈话技巧,营造宽松和谐的谈话环境,积极引导群众把知道的情况完全真实地反映出来。
六是建立信任机制。在干部考察中,有的谈话对象对组工干部有所顾忌,认为被考察者和涉及对象一般都是上下级或同事关系,被考察者的不足一旦谈出去,谈话对象害怕组工干部跑风漏气,事后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遭到打击报复,所以造成有的群众“不敢谈”。这就要求在谈话对象和组工干部之间建立信任机制。首先要求组工干部要树立好公道正派的形象,消除他们害怕跑风漏气的顾虑;其次是要选择相对适宜谈话的环境,消除他们害怕泄密的顾虑;再次是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对不负责任,提供虚假情况者进行惩戒,确保真实情况传送通畅。
七要认真撰写考察材料。干部考察材料是对干部素质和工作状况综合评价的文字表现形式,是干部考察工作最终完成的重要一环,是讨论决定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提高考察材料的质量。关键是抓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突出重点。
不同的领导干部在不同的领导岗位上其领导风格、领导方法、解决问题的方式各有不同,即使相同层次的领导干部在相同的领导岗位上其基本素质、个性特点、工作情况也会各有不同。必须注意抓住重点和特点,实事求是地反映干部情况。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干部,在考察材料内容上更应该有所区别。其次是要在考察过程中,要认真听,仔细记,杜绝错、漏、忘现象,尽量把反映的情况记全、记实,为写好考察材料提供详实资料。再次是要抓住干部的基本素质,反映干部的个性特征。要勾画出干部本人的真实面貌,体现出每个干部的个性特点,让熟悉的人看材料不看姓名就知道写的是谁,让不熟悉的人看后能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对干部的优缺点要写实、写准,是什么样就要写成什么样。
《干部考察工作质量心得体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