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学生会工作计划范文,幼儿园工作计划,http://www.qingsong8.com
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6、农机助农增收工程。一是以农机跨区作业为重点,拓宽农机作业领域,实施品牌服务战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做强做大农机服务产业,促进机手增收;二是大力推广节本增效农机化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三是加强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和农机化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机人员和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四是强化农机服务,积极做好为农机手的服务工作,引导农机户搞好农机化经营服务,不断增加经营收入;努力做好为全市100多万外出务工户的机械化收种服务,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机械化服务保障,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五是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增加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六是促进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提高规模效益。
7、开发农用航空技术应用工程。充分发挥**农用航空站的作用,加快农用航空技术应用步伐,积极开展农林病虫害防治、河道灭苇清障、农作物植保、农林播种、森林防火等项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努力扩宽经营思路,积极探索提供消防救灾、紧急救护、空中广告、航拍航测等航空项目服务,大力开展航空社会化服务。
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实现秸杆机械化还田,对增肥改土、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是全面实施秸杆禁烧的主要途径。积极引导农民合理利用秸杆资源,提高秸杆综合利用价值。大力推广水田埋草机、反转灭茬机、秸秆粉碎还田机、草编机、打捆机,进一步提高作物秸杆还田及综合利用率,努力减少焚烧秸杆现象,确保在机场周边和主要道路附近彻底杜绝焚烧秸杆现象。
9、农机化综合示范项目工程。为进一步加快推广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要努力搞好农机化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小麦、水稻和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秸杆还田及综合利用机械化、设施农业机械化、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等内容的示范方和科技示范园,促进农机化快速发展。
10、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工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各级财政资金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农机化投入机制。紧紧抓住当前各级政府支持农机化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各级财政购机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认真组织实施好购置补贴项目工程,加大宣传发动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民的购机积极性,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
(二)按区域分步实施
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区实施”的原则,全市农机化按区域可分为四区:水旱兼作区、沙壤土旱作区、丘岗区和经济作物区。水旱兼作区农机化重点是实施麦稻种收、秸杆还田、烘干工程;沙壤土旱作区重点是实施小麦精少量播种、玉米精密播种和联合收获、节水灌溉、深松增肥改土工程;丘岗区主要是推广节水灌溉和旱作技术;经济作物区主是实施特色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
四、保障措施与发展对策
(一)建立稳定投入机制,不断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
据测算“十一五”我市农机化投入约需15亿元,年均3亿元。要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各级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要安排农机推广、教育培训等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对各级农机推广、培训学校和安全监理等单位的事业费,各级财政应予以保证,并逐年增加。市、县政府要分别建立农业机械化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先进适用农机具的推广经费和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的项目资金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加大对农用航空的资金投入。同时要积极实施农机消费信贷业务,筹措资金支持农民购买大中型农机具。
(二)围绕发展重点,加快农机科技成果转化
“十一五”期间要积极组织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紧紧围绕我市农机化发展重点,进一步建立高效的农机科技推广体系,在新机具新技术推广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农民需求为出发,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机推广新形式,提高新机具新技术的转化速度。要认真组织实施全市农机科技示范园建设,加快农机技术创新,逐步建成有代表性的试验、推广、培训示范基地,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的途径和模式。同时,积极鼓励引导和扶持发展我市农机生产企业,做好农机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
(三)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
加快发展和不断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家庭承包经营和现代农业要求的农机化社会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农机服务组织和体系创新,发挥基层公益性农机人员的作用,稳定和加强基层公益性农机技术骨干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广大农机户和农机大户,以农机资本为纽带,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采取联合、合作等形式,形成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农机化新型服务组织,提高农民机手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机具使用效率和经营服务水平。加强和规范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壮大农机经纪人队伍,发展多种形式的中介服务组织,完善自律机制,严格资格认定。积极规范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农机销售供应市场、农机维修服务市场,充分发挥农机优势,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经营,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出口创汇农业等的农机经营服务,为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努力提高三麦、水稻、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快提高特种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和林牧渔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水平。
(四)加强农机执法力度,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保障
认真贯彻执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实施农机行政许可,强化依法管机,依法兴机,提高执法水平,强化优质服务,彻底根治“黑机非驾”现象,加强对机手的安全教育,确保安全生产;加大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力度,加强与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的配合,加强监管,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机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强化产品售后服务意识,保证配件供应,继续实行农机产品推广许可证制度;加大农机质量和农机标准化的工作力度,全面开展农机维修点技术等级审定发证工作,依法加强农机修理质量管理,确保安全使用。引导农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扭转农机市场竞争的无序状况,维护农民利益;加强执法监督和检查,全面提高农机管理的行政执法水平。
(五)加速农机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农机队伍素质
“十一五”期间要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办好县级农机化学校和市农机中专学校,强化教学手段的更新换代,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办学,加速农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即重点抓好农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农机科技人员队伍建设、农机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农机手队伍建设。加强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农机化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机人员和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
(六)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能力
重点建设一个市级信息中心和*个县级信息站。进行政务信息、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和综合统计信息交流。建立主要农机具生产、维修、供应信息体系。实现市、县联网。为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和服务组织指导农机化生产和服务,为农机企业和农机使用者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信息服务。
(七)强化领导,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一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