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中考 高考 阅读 句子 科普 评语 计划 总结 诗歌 竞赛 教育学习 | 作文大全 | 试题课件 | 诗歌大全 | 百科知识 | 文书写作
当前位置:轻松教学网范文写作总结报告计划规划2017年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到2017年总体规划纲要(条2部分)

2017年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到2017年总体规划纲要(条2部分)

我要评论(0) 字号:T T 01-01 15:18:03   浏览次数:318  栏目:计划规划
标签:学生会工作计划范文,幼儿园工作计划,http://www.qingsong8.com 2017年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到2017年总体规划纲要(条2部分),
文章
www.qingsong8.com w 6

  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以标准化、生态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努力扩大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链条,使农民尽可能多地在农业产业链的加工转化增值中获得较高收益。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重点延长“果、畜、竹、粮”农业产业链条,突出发展绿色食品,加快“果品加工、肉类加工、竹笋加工、名酒酿造”的集约化生产,提高产业化程度。以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生产、加工,提高农产品品质,着力打造XX竹簧(竹笋)、夏橙、赶场山李子、黄泥坝萝卜等农产品知名品牌。
  重视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打破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流通分割局面,鼓励多种所有制成份参与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支持工商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开拓农村市场,建立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业专合组织、农村经纪人、农产品专业市场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强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重点建设川南水清水果批发市场、红桥畜禽产品批发市场、底蓬竹产品批发市场;增强流通公司与农户的联系,为农户从事基地建设提供周到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农产品流通推动农村种养业、加工业、储运业和商贸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三、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加强农业设施建设
  加大设施农业建设。重点建设甜橙、蔬菜、花卉、食用菌等设施农业建设,提高优势农产品规模化生产水平,新建设施大棚10个;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设备,新安装管道70km,砼U型渠20公里,发展节水灌溉10.5万亩。
  加快农业机械发展。“十一五”农机总动力在增加5702千瓦,达到10.15万千瓦。加强机械、电力提灌站建设,推广喷灌、滴灌机械,提高农业抗旱能力;大力推广农业播种、栽植、植保、脱粒、运输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加强农产品检疫和防疫设备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检疫和农药残留检测中心,尤其是柑橘质检中心;动物防疫和检验检疫中心,同时,配套完善农产品质量检疫与动物防疫和检疫先进设备。
  (二)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农业科技体系。稳定农业科技队伍,完善农业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体系,重点建设以县农技、畜牧、林业、水利、农机技术服务中心为龙头,片区技术服务站为纽带,乡镇技术服务站为依托,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农业科技应用和推广体系。加快优质柑橘、稻米、畜禽、特种水产、特色蔬菜等优势产品新品种的引进、选育、扩繁,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以及产业化开发;积极办好农业科技示范园,提高科技示范的辐射带动作用。
  农业标准体系。完善农、畜、水产品标准化生产标准、质量标准、安全认证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重点加强粮食、柑橘、畜禽 、茶叶、蔬菜、竹笋等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质量保证、安全认证和监测体系建设,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围绕绿色食品生产,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推广标准化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水平。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农经网、天府农业信息网,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建立直达村社、农户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为农村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实用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和农技咨询服务,提高农村信息化程度。
  四、城乡统筹发展,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着力推进新村(中心村)建设,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加速农村沼气化进程,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创建和谐乡村、平安乡村,促进乡风文明;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按照城乡统筹、南北联动、跨江发展原则,加快小城镇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以产业集聚,促进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向二、三产业转移。整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源,建立统一的劳务培训中心,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扩大对外劳务输出,力争每年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劳务输出总量常年稳定在11万人以上,农业就业比重下降到55%。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鼓励企业、城镇居民、农村经营大户参与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承包荒山、山林、耕地,集约化从事农业开发。
  第四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彻底改变当前第三产业过度依赖“生活型”服务业的低质结构。应重点围绕向家坝水电站、五粮液、天原、双赢等企业的生产需要,着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物流、金融、保险、咨询等知识型服务业,把优化服务业结构升级和增强服务业竞争力,作为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到20xx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3 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30%。
  一、巩固提升生活型服务业
  (一)加速旅游业发展,建设川南旅游环线休闲港
  充分利用XX丰富的橙竹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着力打造川南橙竹自然生态旅游、夕佳山民俗文化游、“长江第一渡”古城文化与戏剧文化为特色的名城文化游,构建“一城五区”旅游发展格局,精心打造“川南文化旅游名城”的城市品牌,突出休闲旅游特色。20xx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超过9%,年旅游接待游客42万人次,年均增长10%。
  1、加快“一城五区”景区建设。开发整合特色旅游资源,深挖文化底蕴,做足竹、水的文章,着力开发建设县城“川南文化旅游名城”、夕佳山民俗文化园区、仁和百竹海(含大井、底蓬、蟠龙)旅游景区、南屏山休闲区、江北万亩橙林观光区、红桥石林溶洞群。开发城市奇石鉴赏旅游、竹工艺献技旅游、民俗风情表演旅游、红色旅游、近郊登山(担水)体育旅游等新型品牌项目,做大旅游产业群,加快旅游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
  2、打造“川南文化旅游名城”城市旅游品牌。充分利用依山临水的山水自然景观资源,以XX历史文化、戏剧抗战文化、古民居文化、竹工艺文化、佛教文化为脉络,以重大历史事件和名人故事为线索,以历史风貌建筑和历史遗迹为载体,建设富有历史文化、川南地方特色和竹环境氛围的现代化川南滨江旅游城市,精心设计、开发、整合、建设国立剧专旧址恢复工程、偶住亭、古城墙恢复、竹都大道(突出竹氛围)、北城古建筑区、竹工艺博物馆、奇石馆、长江船体餐饮休闲走廊、钟秀峰夜景观光塔、南屏山农家乐等10个旅游主题板块。20xx年完成竹都大道旅游畅通工程、国立剧专旧址恢复,城市亮化标识工程,为全省第四届旅发大会创造优美、舒适的旅游休闲环境。
  3、精心设计旅游线路。整合景区文化、水体、建筑、夜景等景观要素,重点开通国立剧专旧址——钟秀峰夜景观光塔——夕佳山风情园文化游览线,古城墙——长江船体餐饮休闲走廊——竹都广场夜景览线,南屏山——蟠龙小山峡——仁和百竹海竹自然生态游览线,江北万亩橙林——夕佳山风情园——仁和百竹海——红桥石林溶洞群精品旅游线4条水路旅游线,串接大竹海度假生态旅游线、石海洞乡苗家风情旅游线、僰人文化探源旅游线等3个旅游延伸圈。

[1] [2] [3] [4] [5] [6]  下一页

,2017年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到2017年总体规划纲要(条2部分)
标签: 国民经济  计划规划,学生会工作计划范文,幼儿园工作计划,总结报告 - 计划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