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中发展 在创新中壮大
——XX县乡镇畜牧兽医站改制情况
我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中低山区,属贫困山区农业县。全县幅员面积1320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285个村,有农业人口11万户43万余人。20xx年,全县生猪出栏47.5万头,农业人均1.1头,小畜禽出栏840万只,农业人均19只;畜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38元,占人均纯收入增加的66.4%;畜牧增加值3.32亿元,占农业总增加值的54.8%;畜牧产值6.52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6.3%;实现畜牧财政收入670万元。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和财政增收的重要www.qingsong8.com,托起了农业经济半边天,挑起了农民增收的大梁。
今天,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巩固基层动物防疫组织,是畜牧部门面临的新课题。1998年以来,我局在省、市畜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对乡镇畜牧兽医站实行全面改制,组建乡镇畜牧兽医协会,建立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使全县乡镇畜牧兽医站在体制、人事、管理、网络四个方面得到了理顺和完善。24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明确为全民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完全理顺;生产发展、科技推广、动物防疫检疫、行业管理等公益性职能设置合理,人员工资补贴、公用、项目等支出进入财政预算;畜牧兽医协会实行民办、民管、自我发展,接受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业务指导;村级动物防疫实行聘用驻村制度,责任到村到人,国家定额补助。五年多的时间检验,改制后人员稳定,经济实力普遍增强,职工收入大幅度增加,畜牧事业长足发展,动物防疫效果明显提高。
一、我县乡镇畜牧兽医站改制前的状况
1998年前,我县有乡镇畜牧兽医站24个,动物检疫站2个,由乡镇站代管的分站19个,总体上存在四大弊端:
(一)人员臃肿
全县乡镇畜牧兽医站职工总数为632人,其中:从事畜牧生产管理、动物检疫、行政执法工作的72人,占11.39%;从事动物诊疗、防疫注射和兽药饲料经营服务工作的376人,占59.49%;退休人员184人,占29.11%。
(二)素质低下
在岗职工中:45岁以上有364人,占81.25%,35岁以下的仅95人,占21.1%;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141人,占31.47%,小学及以下文化的156人,占34.82%。同时,服务技术由父传子或师传徒的占72.3%,而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学生仅占4.2%。职工素质根本无法适应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三)编制混乱
1997年,全县乡镇畜牧兽医站纳编事业干部(工人)仅9人,占在岗人数的2%,临时人员439人,高达98%;父子女、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同站共事的占56.7%。造成了管理难的局面。
(四)家底薄弱
全县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各类集体、国有资产总值仅有71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82万元,流动资产237万元,人均占有不足1.2万元;职工工资、公用支出不能进入财政预算。多年的积累和收取的防检费为支付退休人员和公益性工作人员的微薄工资而耗尽,部分退休职工生活费无着落,部分站陷入瘫痪状态。
二、实施全面改制的共识和思路
1997年,我局领导班子调整加强后,新的领导班子从乡镇畜牧兽医站的落后现状看到了畜牧部门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要实现科技兴牧、依法治牧,要实现畜牧业跨越式发展,原有的乡镇畜牧兽医站人事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根除弊端,实施全面改制。
(一)改制的指导思想
1、改全民性质和集体性质混合型为单一的全民所有制性质,原集体所有制资产和人员向社会分流。
2、实行全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干部职工一律实行聘任和聘用制度,统一纳入社会养老保险。
3、强化动物防疫检疫、生产发展、科技推广和行业管理等公益性职能,放开经营性服务职能。
(二)改制的思路
总的目标是:人员精减、体系完善、职能加强、素质提高、实力增强。
1、对从事畜牧生产发展、技术推广、动物防疫检疫、行业管理等公益性职能的聘用干部(工人),一律实行全员聘用制;因工作需要,编内干部(工人)不足部分,由县人事局、畜牧局共同向社会公开招聘临时人员。所有人员工资、公用经费、专项经费进入县级财政综合预算。
2、对从事动物诊疗、经营等服务性工作的人员解除原劳动关系;在自愿的前提下,按照民建、民管原则组建乡镇畜牧兽医协会,作为畜牧产业、疫病诊疗等社会化服务机构,并挂靠乡镇畜牧兽医站从事动物诊疗和经营服务活动,接受乡镇畜牧兽医站管理,开展驻村动物防疫注射工作。
3、在协会成员中聘用动物诊疗、阉割技术人员作为驻村动物防疫员,建立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分村负责动物重大疫病的防疫注射工作。一年一聘,收支自理,县局定额补助。
4、对原集体资产实行折价,以原集体所有制身份人员按在站工作工龄所占份额比例作一次性分流补偿。
三、改制的具体运作
(一)统一组织,分步实施
1、全县乡镇畜牧兽医站体制改革工作由县局统一组织,县局局长任改制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县局兽医站、财务股、办公室为主要实施部门。
2、先点后面、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实施的范围以原乡镇畜牧兽医站和分站为单位独立进行。
3、县局集中力量首先选大、中、小5个乡(镇)站试点,试点成功后即在全县分步推开。
(二)清产核资、分类处理,资产重组、集中使用
1、由县局改制小组和乡镇畜牧兽医站职工共同对本站的债权、债务、现金、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进行集中清理登记,并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折价或公开竞价。
2、划清资产中的国家投入部份和集体积累部份。
3、将集体积累部份按现有职工在站工作年限、贡献大小进行核算后,一次性全额分摊到人头。凡分流出站人员按分摊金额作一次性补偿(含退休人员),编内干部(工人)和通过人事局重新返聘的临时人员分摊部份不发给个人,作为养老保险基金进入个人帐户。补偿给个人的资金包括站内自有资产(流动资金、固定资产)和职工在80年代整站时占有的流动资产。改制分流人员中,一次性补偿高的达到2--3万元,低的也有数千元。
4、国家历年的累计投入,以固定资产形式归新的畜牧兽医站所有,作为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用房,其权属收归县局统一管理;职工住房按国家房改政策出售全部产权。
(三)合理分流人员,妥善安排
原站内职工先与所在站签订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再视个人实际情况,合理分流。分流渠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需要且具备畜牧生产管理、技术推广和检疫工作等条件的,可参加县人事局和畜牧局组织的统一考试,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用进站,并签订临时人员聘用协议。所有在岗人员则不得从事行业执法涉及内容的经营活动。
2、有经营能力,愿从事兽药、饲料经营并服从管理的,在自负盈亏的原则下,统一办证,依法自主经营;进入协会的,可以享受国家税费减免政策。
3、对擅长动物诊疗,愿从事防疫、诊疗、阉割等工作的,由县局集中培训,统一考试,合格者发给《动物诊疗许可证》,可从事动物诊疗工作,同时聘用为村级防疫员,履行动物防疫义务,实行分片包干,依法承担指定村组的畜禽预防注射工作,接受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监督管理,待遇采取县局补助和服务收入相结合
,2017年xx县乡镇畜牧兽医站改制情况《2017年xx县乡镇畜牧兽医站改制情况》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