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中考 高考 阅读 句子 科普 评语 计划 总结 诗歌 竞赛 教育学习 | 作文大全 | 试题课件 | 诗歌大全 | 百科知识 | 文书写作
当前位置:轻松教学网范文写作总结报告调研报告小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反思

小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反思

我要评论(0) 字号:T T 01-01 15:15:29   浏览次数:358  栏目:调研报告
标签:市场调研报告大全,社会调研报告,http://www.qingsong8.com 小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反思,
文 章
www.qingsong8.com w www.qingsong8.com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
  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更是关系到我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县域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县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尤其是我县这样一个农业人口比例高达88.5%;仅01年才脱掉贫困县的帽子;山地面积高达91.5%的特殊小山城,只有竭尽所能引导农民发展产业经济,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才能拉动我县经济活力,扩大内需,盘活我县国民经济全局,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尤其是改变我县农民落后的消费观念,才能实现我县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改变我县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
  二、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
  (一)地理环境
  我县辖20个乡镇,363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20.5万人口。总面积l195.6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总面积的91.48%;耕地占总面积的5.79%,河滩和水面占总面积的2.47%,谓“九山半水半分田”。整个县城山多地少,人口分布较散。
  (二)新农村建设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镇人均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缓慢。由于投入不足,缺少统筹规划,村镇的水电路讯设施不完善、目前为止我县未建成生活燃气管道、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配备,导致村镇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地方人畜饮水困难,农村综合防灾能力脆弱,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2.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我县的农业总体上加工能力低、综合效益差,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畜产品养殖、加工业等过程中,更多地只追求数量的增长,忽视品牌的建立和塑造,低水平发展,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在此同时,农产品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精深加工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竞争力较弱。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实力弱,组织规模小,功能单一,结构分散,对整个县城的经济带动力弱。加上受地理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缓慢,受交通制约我县农村基本没有工业,有的工业也是规模小、制作简单的手工业或是自然资源原始开采业,我县农村非农劳动就业比例平均还不到11.5%,有些乡镇比例甚至不到1%,县乡财力紧张,村级债务负担沉重,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和运行质量亟待提升。
  3.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整体落后。我县通过前几年的中小学撤并等政策的实施,教育的质量整体已所提高,但也因此很多相对偏远的村庄的小孩学前教育得不到保证,现在的很多农村小孩八、九岁就得住校过集体生活,受到学校和周围小朋友的越来越深,而受父母的影响反而越来越少,而此时的很多村镇的教学环境、师资力量、学习氛围都还不尽如人意,这将更严重深远的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现在我县的很多村庄感冒咳嗽也得跑上十几、二十里路去就医买药,导致很多农民能忍则忍,错过最佳就医时间,留下后遗症。社会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低,特别是95%以上的农民未参加养老保险,农村就学难、就医难和养老难等“三难”问题在我县普遍存在。
  4.农民整体素质普遍偏低。我县农民文化水平低,职业技能差,思想观念落后,市场意识淡薄,劳动致富能力不强,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不相适应。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产业经营中时有违约等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全县农村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80%。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98%以上的劳动力没有职业资格证书,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较为淡化。
  5. 基层组织建设尚需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亟需提高。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创新意识不强;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工作作风欠扎实;服务意识不强。
  三、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和措施
  (一)原则
  就我县实际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遵循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村镇文明化、保障社会化和管理民主化的原则:
  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重点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实现家庭经营和联合组织经营的优势互补。努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接机制,引导创建我县特色品牌,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二、三产业上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知识化: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加大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村镇文明化:积极推进农村的“四改”(改路、改厕、改水、改环境)工作,加大对农村公路、农电网、电视网、电话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镇村环境;编修村镇规划,推进现代化村镇建设,改变农村面貌。采取推行农村饮水改造、发展户用沼气、实行人畜分离和垃圾集中处理等措施,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保障社会化: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探索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
  管理民主化: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全面实行村干部“直选”和村支部“两推一选”制度,完善“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二)、 措施
  1.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中心镇、建制镇、各乡镇基础设施、文教设施、环卫设施建设,巩固村乡道路平整通畅,建设老年活动室、休闲广场等文化娱乐场所,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农民尽可能多地享受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与城市居民共享现代文明。

[1] [2]  下一页

,小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反思
标签: 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  调研报告,市场调研报告大全,社会调研报告,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

《小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