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二历史选修一教案,高中历史教案,
本站提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案免费下载,http://www.qingsong8.com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案
1.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曲折探索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建国初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主要借鉴了苏联的经验,逐渐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1956年后,中共破除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开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探索。这个时期的探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屡遭挫折,出现了重大失误,并发生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全局性的错误和挫折。
特点和评价:第一,在探索的指导思想上有两个发展趋向。一个是正确的趋向,形成了一些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实践经验,因而取得了很大成绩。另一个是错误的趋向,形成了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设想和作法,导致了一系列失误。这两种趋向相互渗透和交织,最终“左”倾错误占了上风,导致“文革”的发生。第二,这时期的探索,总的来说是在“左”倾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方面过于追求生产关系的先进性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片面强调阶级斗争的作用,因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三,总的特点是成就和失误并存,经验与教训交织。
(2)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文革”结束以后,党中央吸取“文革”教训,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重点完全转移到了经济建设轨道上来,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实行改革开放,进行了农村、城市及其他领域的全方位改革,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指导思想上,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坚持邓小平理论,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改革开放,开始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特点和评价:第一,以上两个时期的探索,是在继承和恢复了党的优良传统,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后出现的。第二,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系统地纠正了“左”倾错误,打碎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枷锁,对社会主义阶段基本矛盾作了正确的判断,形成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指导方针。第三,这时期的探索,也是在不断同错误倾向作斗争中实现的。第四,这一时期的探索是成功的,一直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着。
2.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及影响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1)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2)农业合作化:在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国家基本上实现了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些党的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制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作出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即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这一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3.新时期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角度来认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对经济基础的局部调整,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即保持上层建筑不变,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认识:我国之所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因为原有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如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忽视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企业缺乏自主权,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致使企业失去活力等,从而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原有的经济体制不能迅速推动科技进步,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经济体制也是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迫切需要。
(3)从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角度来认识: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体制,把宏观与微观、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还包括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责任制承包经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这些政策适应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和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
高中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上册课件 高二历史上册教案
历史学习广场
高考历史考点分析
历史教师中心
名师课堂 历史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材精讲 历史教学参考
学生园地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经验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历史复习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三轮复习
历史博览
历史高考资讯 高中历史新课标 历史之最 历史知识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大小:51.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