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 作文大全 | 诗歌大全 | 试题下载 | 教学资料
当前位置:轻松教学网教学网政治教学教学设计高二政治社会意识与价值观教学设计

高二政治社会意识与价值观教学设计

我要评论(0) 字号:T T 08-15 04:05:13   浏览次数:992  栏目:教学设计
标签:高中政治教学反思,高中政治教学案例,http://www.qingsong8.com 高二政治社会意识与价值观教学设计,
高二政治社会意识与价值观教学设计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思考导学:
  1、什么是社会存在?什么是社会意识?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2、怎样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4为什么科学的社会意识能够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思维创新:先看一个故事:《吃饺子与当皇帝》
  从前,有一个农夫,家里很穷。有一年过春节的时候,妻子给他包了一顿饺子。农夫见了喜出望外,吃得有滋有味。吃完了,农夫很感慨地对妻子说:“我要是当上皇帝,就天天吃饺子!妻子一听,很不以为然地说:“让我天天给你包饺子吃?我才不干呢!”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却说明了这样一个哲学道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农夫心目中,最好吃的东西莫过于饺子了,所以他幻想当皇帝,天天吃饺子。但他不知道饺子并非最好的东西,皇帝更不是天天吃饺子。而在农妇的心目中,丈夫吃饺子,当然是她来包,但她不知道丈夫若真当了皇帝,她就是皇后,哪有皇后亲自动手给皇帝做饭的,更不要说天天包饺子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它们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
  问题探讨:
  1、社会存在发生变化,社会意识就立刻发生变化。
  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比较落后,物质文明不发达,因此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违背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基本含义
  比较物质与意识概念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概念,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迁移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可以通过表格来讲述。
  (l)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口因素,但主要指人们的物质活动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自然环境:指一个社会所处的自然条件的总和。这里包括气候(如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地形(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五种地形并存)、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位置等。
  人口因素:构成社会的个人的总和,包括人的数量、质量(文化程度,身体素质等)、构成、分布等因素及其变化发展的状况。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有这些,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内容,称之为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包括的内容很多,如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如:艺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道德: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阶级或社会集团及相互关系的观点、理论的总和。法律思想:是关于法的关系、规范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二者关系如何呢?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问是辩证统一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如何决定社会意识的呢?
  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想一想:个人的社会意识受什么制约呢?
  第一:从整个社会整体看,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虽各不相同,但作为社会意识却有其共同点,社会意识的内容根源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总之: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根源于社会存在。
  第二:从单个人和集团看,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是由其所处的社会存在的具体状况决定的。不同阶级的社会意识是由不同阶级的社会地位决定的。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也是受社会生活的制约的,与他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所受的社会教育密切相关。
  如:每个人所受家庭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具体情况不同,这些都是个人社会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阶级关系在观念上的反映,所处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同,思想和感情就不同。
  不同阶级意识是该阶级对自身所处的特殊经济地位和利益的反映。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师问:改革开放以来,因循守旧的意识受到很大冲击,人们的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大大增强了,起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一:从社会意识总体看,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人们的社会意识会发生或早或迟,或快或慢,或大或小的变化。如: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只能产生原始的集体的观念,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出现,便产生了私有观念、损人利己、发财致富思想,出现了根本对立的社会意识形态,这说明私有观念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必将随私有制的消失而逐渐消失,私有观念的这种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因此,社会存在是具体的、历史的、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也必然是具体的、历史的,那种抽象的、超历史的、永恒不变的社会意识是不存在的。
  第二,从某一社会意识的产生、发展和消失看,只能由社会存在的实际变化的状况来解释。改革开放以来,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循守旧、闭关自守、平均主义、大锅饭、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意识等受到很大冲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社会法制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大大增强了,张家港人说得好:“市场竞争不等人,不争不抢是庸人,错过时机是罪人。”这反映了张家港人的竞争意识、拼抢意识、时间观念和效益观念。正是这种精神,使他们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反之则是历史唯心主义。
  例如邪教组织“xx功”创立者李洪志胡说:他意念控制着人类的发展,用意念控制地球及宇宙爆炸,归依“xx功”组织就可以逃过世界末日之难,但事实证明:李洪志这是歪理邪说。
  谈一谈这种观点是如何看待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认为社会变化是由少数人的思想动机决定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神和“绝对精神”决定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这两种表现都是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观上的表现,其共同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实际上把精神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完全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而看不到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2)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那么社会意识如何发生作用?
  ①社会意识反作用的两种表现
  说明:邪教组织“xx功”产生的社会危害作用。科学理论对社会发展却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社会意识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按其性质划分,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重大阻碍作用。
  举例:P38历史上……(以抗日战争为例两种不同认识产生两种不同结果);P38现实中……(以改革开放后为例,两种不同的思想意识)。
  ②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积极作用的原因。
  思考回答:科学社会意识为何能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第一,因为它正确反映了事物的属性及变化发展规律,能对事件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预测。第二,能在顺利时居安思危,在困难时看到光明。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是科学的社会意识,是因为邓小平同志能够从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当代世界的时代特征,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治国的目标,从我国面临的国际挑战和历史机遇,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战略目标,坚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他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本质,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他在每一关键时刻,高瞻远瞩,科学预见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指明前进方向。
  请学生阅读:教材P39第2自然段。这些科学的社会意识在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党和国家战略重点转移的理论,就没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没有南巡讲话中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建构,就没有我国改革开放及参与世界经济的思想大解放和经济的大发展。因此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阅读教材:马克思的一段语录P36。“不是人们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这段话并不难懂,但在人类思想史上却有划时代意义,对于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一直是唯心史观占统治地位,而唯物史观也没有回答好这一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解决回答了这一关系问题。
  教材P38毛泽东的语录。“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请结合今天的课。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学生议论,教师归纳)
  这段话全面指出了二者辩证关系的基本内容,强调了反作用,尤其是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的作用,但思想不论如何正确,都不会自然反作用于物质世界,而是通过人对它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其作用,因为社会存在实质是一种社会实践,人们在实践中产生意识,意识一旦产生必然指导实践,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达到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的目的。
  小结:这节课我们讨论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划分为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学习巩固:
  1、根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试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
  2、材料:毛泽东曾经说过: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革社会、改革世界的物质力量。这反映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呢?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理解:①通过事例分析,价值观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②比较几种不同的价值观;③列举事例阐释不同价值观对个人、社会的不同导向作用;(2)能力方面:①通过不同价值观及其作用的比较,提高比较能力;②分析不同价值观的现象及其实质,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③学生学习时,要注意利用原有知识进行推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不同性质的反作用,正确价值观有利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反之则是有害的,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3)觉悟方面:初步树立用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行为的思想。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难点:价值的概念;价值观的概念。
  二、教学设计:
  本节课内容为“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从具体到抽象推理以及知识迁移相结合的方法。遵循认知规律,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现象入手把抽象的哲学观点通俗化;将已的知识迁移到新的学习中,便于学生深入理解价值观的性质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在教学模式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主动尝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始终把学生推向思维的创新状态。在教学风格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视野开阔,应用知识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热点。
  三、教学过程:
  引言:水果具有满足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可以用于交换,有经济价值;油画具有满足人们艺术需要的属性,有艺术价值;小说具有满足人们审美价值需要的属性,有审美价值;药物具有满足人们健康需要的属性,具有药物价值。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价值与价值观的问题。
  ,高二政治社会意识与价值观教学设计
标签:教学设计,高中政治教学反思,高中政治教学案例,政治教学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