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中政治教学反思,高中政治教学案例,http://www.qingsong8.com
高二政治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教学设计,
高二政治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地位与作用的分析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是辩证法部分的逻辑起点,也是第二课内容的逻辑出发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作为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事物普遍联系的具体体现。因此,本节内容不但为以后辩证法内容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而且从方法论意义上讲,有利于学生树立整体观念、全局思想,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可见,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地位非常重要。
2.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分析
(1)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为这个关系问题是本框的理论中心,是事物联系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和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的理论基础。只有抓住这个重点,并突出这个重点,才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
(2)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有两个,一是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二是选择最优方案,以求实现最优目标。在这两个难点中,前者涉及系统论中“结构和功能”的问题,后者牵扯到“优选法”的理论问题。这些理论知识学生又没有学习,理解起来可能就成为难点问题。
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和把握了联系和因果联系的相关知识,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并初步具备了辩证思维能力、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教学内容中涉及系统论的问题,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辩正地认识问题,形成抽象思维能力,则会出现一定的困难。在方法论上,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往往一切事情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个人利益的得失,因而培养学生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要增强可信度和说服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会有一定的难度。
设计理念
坚持以主体性教育为指导,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基本事实——基本结论——基本应用”为线索,根据“整体和部分”的基本哲学观点,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利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和愿望,使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生活中能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和道路。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整体和部分的概念,理解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的能力和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的能力。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实例表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能力,按照整体优化原理设计方案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以整体为重、又能搞好局部工作的能力。
3. 觉悟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实例表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能力,按照整体优化原理设计方案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以整体为重、又能搞好局部工作的能力。注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关注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主要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引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讲述《太子丹赠手》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
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引起学生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读
书
指
导
整体
和
部分
的
含义
提出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含义?
学生产生疑问,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培养学生阅读自学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指导学生有目的阅读教材,对个别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
阅读教材,解决疑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请学生结合实例说明。
联系日常生活的事例。
重
点
讲
授
整
体
和
部
分
的
关
系
区
别
教师遵循由具体到一般的原则,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分析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重点突出二者地位和功能不同。
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积极思考,仔细领会,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质疑、询问。
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周密的思考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在辩证思维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
联
系
提出问题,通过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总结,明确二者联系,重点突出部分对整体影响。
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说明)
难
点
探
究
方
法
论
意
义
提出问题:方法论意义是什么?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理论依据。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受。
组织讨论: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
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质疑、评价。
应
用
知
识
优化
方案
设计
以植树为例,请学生根据题中所给的具体数字,设计出一个最优的实施方案。
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设计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优目标。
强化、深化知识,加强学生的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后反思
本课设计中,按照“导入——读书指导——重点讲授——难点探究——应用知识”的教学步骤展开教学过程,为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究、全面发展创设了和谐的教学情境,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和合作者,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实现了有机的统一。在开放性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自身的情感体验,尤其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了活动的平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通了新的观念、新的角色、新的行为,将学生新的培养目标落到了实处。在教学过程中值得反思的是:信息技术手段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这对于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整、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能恰当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效果会更好。
,高二政治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