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热点事件说明文阅读
我要评论(0) 字号:T T
03-20 17:45:57 浏览次数:963次 栏目:说明文阅读
标签: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http://www.qingsong8.com
中考热点事件说明文阅读,
中考热点事件说明文阅读
一. 新闻概括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局9日公布了2005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的结果: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精度为±0.21米,峰顶冰雪深度为3.50米。根据国家测绘局发布的有关公告,珠峰的新高程数据8844.43米,即日起开始在行政管理、新闻传播、对外交流、公开出版的地图、教材及社会公众活动中使用。原1975年公布的珠峰高程数据8848.13米停止使用。 (摘自2005年10月9日《新华日报》)
2.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新华社珠峰大本营 5月22日电(记者张景勇 边巴次仁) 红色测量觇标竖立在地球之颠,珠峰脚下的6个交会测量点同时展开峰顶连测;GPS测量设备、冰雪深雷达探测仪在峰顶开始工作……22日11时08分,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迎来决战时刻:我国登山测量队员成功登顶,珠峰测量顺利展开。
二.主题阅读中国告诉世界:珠峰为8844.43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精确高度,多年来一直为世人关注。10月9号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向世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8844.43米!与我国1975年公布的数据相比,珠峰“身高”“矮”了3.7米。 珠峰复测的背景我国1975年曾测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8848.13米的珠峰高程数据。今年是我国首次测量珠穆朗玛峰高程30周年。 随着我国测量技术、测量方式和测量手段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珠峰高程再度测量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基础。 2001年,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列确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正式提交议案,建议中央政府以国家规模重新测量珠峰。2003年,经过充分论证,国家决定在2005年复测珠峰:要用科学严谨的方法,要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要亲身登上地球之巅,获取珠峰准确的高程数据。 今年珠峰复测技术有很大提高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介绍说:这次珠峰测量的技术方案,既有和1975年相同的技术方案,也有当代测绘发展的高新技术的方案。这是从技术路线上相同的。但是也有新的进展: 一是光电测距,比如觇标上挂有棱镜,这就是和1975年不同的技术; 二是采用了当代最先进的GPS技术;三是采用了冰雪探测雷达,对峰顶的冰雪进行了严密的测定。传统的测量技术和当代先进的GPS技术结合起来,把测量的数据进行了加权处理,最后互为参考,互相通过权重的分配得出精确的数据,应该说比1975年在技术上是上了一个很大的档次,精度比1975年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最新公布的精度是正负0.21米的岩石面高。 “8844.43米”得来不易自珠峰是地球之巅的事实传向全世界后,挑战珠峰的序幕就徐徐打开,既出现了众多的英雄人物,也出现了众多的悲情事件。至今,全球已有超过1500多人次到达过地球之巅,又有将近200名登山者在攀登过程中被雪崩、滑坠、暴风雪、酷寒和极度缺氧所造成的各种凶险夺去了生命。其中,有11名中国的登山健儿和高山工作者,包括著名的登山家邬宗岳和王富保。 公元1714年,三名掌握世界最先进测绘技术的中国人———清朝理藩院主事胜住、喇嘛楚尔沁藏布和兰木占巴受中央政府的委派,对广大的西藏地区进行勘测,绘制《皇舆全览图》西藏分图。这是人类第一次向世界之巅发起追问,尽管对于珠峰高程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果。 人类对于珠峰高程的追问一发而不可收,它的高程数据、地理资料“成果”,一直被外国的“测量权威”们所垄断,我国的版图也被迫沿用那并不准确的数据。 20世纪初期,国外曾采用气压测定的8882米作为珠峰高程;1954年,印度测量局在1852年测量基础上,重新测定珠峰为8847.6米;1975年,我国组织了大规模的珠峰登山、测绘、科考行动,首次在珠峰峰顶设置3.5米的觇标,测定珠峰高程为8848.13米。今年3月的珠峰复测大型科考活动启动开始,历时2个多月艰苦卓绝的探测,5月22日第一批登顶队员11时08分成功登顶,珠峰峰顶测量成功进行。此后第二批队员冲击峰顶,同时继续进行数据采集及之后的复杂数据计算工作。 野外测量工作结束后,科研人员在西安和北京全面展开数据计算工作,把水准测量数据、重力测量数据、卫星观测数据和其他所有测量数据放在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公布测量方法、依据、观测手段等,进行院士专家的评估,得出了8844.43米这个珠峰高度的最终数据。
(2005年10月13日《科技导报》)
1.2005年的珠峰测量结果与1975年的测量结果相比有何变化?
2.请概述国家决定在2005年复测珠峰的背景。
3.05年珠峰复测的测量技术有哪些方面的提高?
4.为什么说挑战珠峰“既出现了众多的英雄人物,也出现了众多的悲情事件”?
5.细读全文找出文中出现的历次测得的珠峰高程数据。
6.文章末尾两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珠峰缘何“变矮”3.7米 邹声文 张景勇
①世界最高峰为什么会变“矮”?3.70米的高度到哪里去了?新华社记者为此采访了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活动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他表示,峰顶冰雪深度的测量更加精确、珠峰地区大地水准面计算结果更加完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峰顶冰雪厚度变薄,是珠峰变“矮”的3个主要原因。
②珠峰变“矮”,首先是因为两次测得的冰雪深度不同。由于珠峰的海拔非常高,峰顶上终年冰雪,好像戴着厚厚的帽子。1975年珠峰测高时,由于条件限制,只摘去了珠峰头上的雪帽。而本次珠峰测高除减掉约1米的雪深外,还减去了2.5米至2.6米的冰层和冰与碎石的混合层厚度。这如同珠峰在摘去头上的雪帽之后,又摘掉了厚厚的冰帽再来测量“身高”,自然会变“矮”一些。
③其次,珠峰变“矮”,还因为本次珠峰“身高”的起算点———大地水准面的计算结果较上次更为精确、完善。
④2005年珠峰测高确定的大地水准面比1975年高出0.7米至0.8米。这相当于在测量珠峰高程时,减去了珠峰所穿的“鞋”的厚度0.7米至0.8米,其“身高”自然又会变“矮”一点儿。
⑤珠峰变“矮”的第三个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珠峰冰雪层的厚度总体上呈现变薄的趋势。从1975年至今,珠峰的高程因此“矮”了0.3米至0.4米。 ⑥陈俊勇表示,除了误差,上述3个原因是珠峰变“矮”最主要的原因。3个因素相加,导致珠峰整整“矮”了3.7米。 (2005年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
1.珠峰变矮的三个主要原因是什么?
2.“由于珠峰的海拔非常高,峰顶上终年冰雪,好像戴着厚厚的帽子。”从修辞角度分析,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看,此句运用是什么说明方法?
3.两次测得的冰雪深度有何不同?
4.第④段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本文内容按要求答题。
www.qingsong8.com
新华社电 2005年珠峰地区综合性科学考察队队长、冰川研究小组负责人康世昌说,通过观测显示,珠峰地区冰川消融区面积在不断扩大。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直观上珠峰地区冰川退缩强烈。珠峰海拔6520米的东绒布地区冰川消融区面积从去年的海拔6300米区域扩大到今年的海拔6400米的区域。导致珠峰东绒布地区冰川消融区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2004年珠峰地区冰川消融强烈。假如你是2005年珠峰地区综合性科学考察队的一名队员,科考回来后,针对喜马拉雅冰川消融现象,你打算向世人提出哪些忠告? 重测珠峰精确高度意义何在?①8844.43,这个数字,注定成为昨天所有国人都关注和记住了的一个新的数字。10月9日上午10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穆朗玛峰新高程为8844.43米,原1975年公布的高程数据8848.13米停止使用。 ②对于这个新的数字,公众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有网友调侃说,老榕的8848公司要改名了,有“智”之士应该赶紧去注册8844互联网域名和商标,有人甚至“强烈要求”将新高度小数点后的尾数去掉,以减少高考地理多项选择题中的.43、.45给考生带来压力和痛苦。 ③然而,在这作为代表着草根思路和视野下对珠峰新高程的玩笑与调侃中,一个主流的声音和追问却显然异常重要和不容回避,那就是: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重测珠峰的高度,是否有必要?重测和知道珠峰精确高度的现实意义到底是什么?其现实意义究竟何在? ④是的,咋看起来,作为一座海拔高达8000多米的山峰,其高度多几米少几米,似乎无关紧要。纠缠于高度的多寡,也似乎确实没有去调查勘测珠峰上的冰有多深,雪有多厚,附近有多少淡水,甚至也不如把这些测量珠峰高度的人力物力用在其他方面更有“现实”意义。然而,笔者认为,这次我国重测珠峰精确高度,却有着多重的现实意义。 ⑤首先,精密测量珠峰高度,应是全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之一,它代表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理性探索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就是要至真、唯实地探索和揭示客观世界基本规律,追求客观真理。而这次我国科研人员自我“否定”,重测珠峰精确高度,无疑就是一种至真、唯实的科学精神。而人类对未知世界的不断了解,人类社会自身的发展与进步,*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所具有的这种科学精神。从这一点来看,重测珠峰精确高度,恰恰是一种务实而不是务虚的体现。 ⑥其次,我们应该把重测珠峰精确高度看作一个“标志性事件”,而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地单独地追问其意义。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科研人员,围绕这次高度的测量,在对珠峰地理环境的探索中,除了8844.43这个标志性的结果外,同时还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和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基础性地理数据。这些详细的数据资料,连同8844.43这个数字本身,必然会对中国地理科学、其它自然科学起到支持作用。比如,珠峰及其周围测量的的高程,完全可以作为基础数据累积。在很多年以后,通过对相同位置的测量,人们可以对这一带地壳运动造成的变化得出清晰的结论。所以,重测珠峰精确高度,是一件实实在在、非常基础性的工作,而不是像有人说的,这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搞无聊的数字游戏。 ⑦最后,这次重测珠峰精确高度,不但是我们对科学精神认真、负责的体现。而且,重测珠峰精确高度,也必将如同神五升空以及国人期待的几天之后的神六发射一样,这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意义非凡。更为重要的是,这次重测珠峰精确高度,也必将和神五、神六升空一样,将最大程度地激发国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这同样也将是一堂生动的国民科普课,在这区区3.7米的“较真”中,潜移默化的传播和普及了科学知识,提升了和陶冶了国民的科学素养与情操,功莫大焉。 (2005年10月10日人民网)
1.第②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文章③④两段在内容及结构上起何作用?
3.第⑤段划线句中所说的我国科研人员自我“否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为什么说“重测珠峰精确高度,无疑就是一种至真、唯实的科学精神”?
5.第⑦段讲述了重测珠峰高度的意义有哪些方面?
三.写作训练
(一)精密测量珠峰高度,应是全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之一,它代表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理性探索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就是要至真、唯实地探索和揭示客观世界基本规律,追求客观真理。2005年我国科研人员自我“否定”,重测珠峰精确高度,无疑就是一种至真、唯实的科学精神。请以“求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
(二)全球气候变暖是珠峰变“矮”的主要原因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珠峰冰雪层的厚度总体上呈现变薄的趋势。这是人类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的结果,任其发展下去,必将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对此我们不能不作深深的思考。请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 “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关的600字左右的文章。
(三)秋天是收获的季节。2005年的十月,我国科技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的结果的公布、神舟六号宇宙成功飞船的发射与回收……成绩的取得与广大科技人员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名青少年学生,我们都应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只有如此,我们未来的人生才会更辉煌,我们的祖国未来才会更强盛。请以“为了收获”为话题,自拟题目,选择你得心应手的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若写成诗歌,不得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二. 略禽流感专题
(一)
①禽流感流俗地说,就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其传染源主要是鸡、鸭,死嘣谥苯咏哟ナ蹾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后也可能会受到感染。此外,飞沫、呼吸道分泌物也能传播病毒。
②世界卫生组织说,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出现禽流感,这是前所未有的。禽流感在其中有些国家可能存在了数月。现在,政府对存在禽流感的承认姗姗来迟,让人感觉到了这种疾病传播之迅速。这仍然是一场危机,证明有必要加强兽医与人类健康专家之间的联系。
③候鸟有可能将禽流感病毒带到更远的地方,目前缺乏能像跟踪人类疾病那样临控动物疾病的有力机制,这些都进一步说明了这个世界的脆弱。世卫组织发言人迪克•汤普森说:“全球公共卫生网络在监控许多对人类造成影响的动物疾病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世界需要明白,第三世界国家的动物疾病与其利益息息相关。”
④虽然世卫组织研究一些动物疾病,但它并没有要求成员向其报告这些动物疾病的情况。“所以,我们只好依赖其他组织提供的信息”,比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世卫组织的兽医和流感专家克劳斯•施托尔说。
⑤专家们说,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改善对动物疾病的监控。这些措施包括改进实验室设施、降低诊断试验的费用以及在国际卫生组织之间分享更多的信息。
⑥虽然兽医是亚洲禽流感暴发调查小组必不可少的成员,但许多专家认为有必要让更多的兽医参与公共卫生事务。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兽医学院荣誉退休院长弗雷德里克•墨菲说,除此之外,医学院和兽医学院需要更多合作。专家们还敦促有关国家政府更为明智地看待隐瞒信息所带来的长期后果。如果及早发现并做出有效反应,本来可能控制禽流感的蔓延、减少经济损失,并使科学家们能确定传播病毒的动物。
⑦传染病的形成,需要合适的条件。但是精确的机制还很不清楚。世卫组织已开始研究建造水坝和其他环境因素可能怎样改变了鸟类的迁徙方式,并促进了禽流感的传播。世卫组织官员已借鉴消灭天花的技术,在感染地区周围给鸡接种防止禽流感的疫苗,但是这种疫苗对防止病毒传染给人的效果还不得而知。
⑧关于禽流感的记载最早是在一个多世纪前的意大利,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卫生官员一直没有跟踪禽流感在鸟类或人群中小规模暴发的机制。另一个未知数是,是什么导致H5N1变异成鸭子和其他候鸟致命性病毒,而较早的病毒株的危害却相对较小。施托尔说,这种病毒最近从鸭子、鹅、天鹅和火烈鸟等各种动物身上查出。
(节选自《参考消息》2004年2月6日)
1、 阅读文章,给“禽流感”下个准确的定义。
2、怎样理解文章第③自然段中“缺乏能像跟踪人类疾病那样监控动物疾病的有力机制”一句的含义?
3、专家们认为及时公布疫情信息的好处有哪些?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动物疾病,要求成员向其报告动物疾病的情况。
B、 医学院和兽医学院需要更多合作。
C、 世界卫生组织已开始研究建造水坝和其他环境因素可能怎样改变了鸟类的迁徙方式,并促进了禽流感的传播。
D、科学家已从鸭子、鹅、天鹅和火烈鸟等各种动物身上查出H5N1变异病毒。
www.qingsong8.com
(二)
流感病毒可以随病禽的粪便和鼻腔分泌物排出而污染禽舍、笼具、垫料等。流感病毒对消毒剂及热比较敏感。对污染的禽舍进行消毒时,必须先用去污剂清洗以除去污物,再次用氯酸钠溶液消毒,最后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铁制笼具也可以采用火焰消毒。由于粪便中含病毒量很高,因此在处理时要特别注意。粪便和垫料应通过掩埋方法来进行处理,对处理粪便和垫料所使用的工具要用火碱水或其他消毒剂浸泡消毒。禽流感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力较差,只要消毒措施得当,容易杀灭。养禽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消毒剂,如醛类、含氯消毒剂、碱类、酚类、氧化剂等均能杀死环境中的病毒。醛类消毒剂有甲醛、聚甲醛等,其中以甲醛的熏蒸消毒最为常用。密闭的圈舍可按每立方米7-21克高锰酸钾加入14-42毫升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熏蒸消毒时,室温一般不应低于15度,相对湿度应为60%-80%,可先在容器中加入高锰酸钾后再加入福尔马林溶液,密闭门窗7小时以上便可达到消毒目的,然后敞开门窗通风换气、消除残余的气味。含氯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取决于有效氯的含量,含量越高,消毒能力越强,包括无机含氯消毒剂和有机含氯消毒剂。可用5%漂白粉溶液喷洒于动物圈舍、笼架、饲槽及车辆等进行消毒。次氯酸杀毒迅速且无残留物和气味,因此常用于食品厂、肉联厂设备和工作台面等物品的消毒。碱类制剂主要有氢氧化钠等,消毒用的氢氧化钠制剂大部分是含有94%氢氧化钠的粗制碱液,使用时常加热配成1%-2%的水溶液,用于消毒被病毒污染的鸡舍地面、墙壁、运动场和污物等。禽类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因发病急、发病和死亡率很高,目前尚无好的治疗办法。对禽流感的预防,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养殖场远离居民区、集贸市场、交通要道以及其他动物生产场所和相关设施等;不从疫区引进种蛋和种禽;对过往车辆以及场区周围的环境,孵化厅,孵化器,鸡舍笼具,工作人员的衣帽和鞋等进行严格的消毒;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杜绝鸟类与家禽的接触;在养殖场中应专门设置供给工作人员出入的通道,对工作人员极其常规防护用品用进行可*的清洗及消毒;严禁一切外来人员进入或参观动物养殖场区。一旦确诊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应该立即对三公里以内的全部禽只扑杀、深埋,其污染物要做好无害化处理。在受高致病性禽流感威胁的地区,应该在当地兽医卫生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疫苗的免疫接种,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以保证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确实可。
(选自2004年2月4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1、 对文章第一段 “流感病毒对消毒剂及热比较敏感”一句该怎样理解?
2、 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 对禽流感的预防,必须采取哪些综合性预防措施?
4、 根据选文的相关内容,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点是对禽舍、污染物及其环境的消毒与综合治理。
B、 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使用各种消毒剂要注意科学的配制,并非次数越多越好。
C、高致病性禽流感一旦发生,对疫区三公里以内的全部禽只扑杀深埋,正是减少经济损失的做法。
D、高致病性禽流感一旦发生,受威胁的地区若不进行确实可*的预防,就可能导致病情迅速蔓延。
神六专题2005年10月,“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为海内外所关注。相关题材也必将引起2006年中考语文命题者的关注,现撷取部分与“神六”有关的素材拟写一份模拟试题,供老师同学中考复习时参考。
一.基础运用篇。
1.对对子。请为下面的上联对一个下联。
上联:神舟再度飞天 下联:
2.请为下面的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北京时间10月12日9时许,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第二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标题:
3.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今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4.下面这段话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是在2003年10月进行的。这次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发射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飞船上进行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的载人航天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信息产业部等部门所属的有关单位研制。二.阅读理解篇神舟六号巡天归来记谢波 杨冰 齐彬二00五年十月十七日凌晨,月光如水洒落,北京航天城一夜无眠,人们正在守候着巡天归来的英雄们凯旋。神舟六号飞船返回控制准备工作进入最后时刻,大厅一片沉寂。三时四十三分,随着一声宏亮的口令声在大厅回响,第一次调姿指令由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锚泊在好望角西北大西洋海域的远望三号测量船向飞船发出,大厅前方右侧大屏幕上的三维动画显示,飞船缓缓转动,第一次调姿到位,左侧大屏幕清晰地显示着飞船返回舱内图像,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整装待命……随后,一道电波负载着轨道舱分离指令飞向太空,一分钟后,飞船轨道舱与返回推进舱默默地告别,悄然离开原轨道游弋而去。两分钟后,飞船按照指令再次调整姿态,三维动画显示,返回舱和推进舱联合体尾部朝向飞行方向,制动点火姿态准确建立。凌晨四时许,飞船由南向北穿越赤道上空,开始了第七十七圈也是神舟六号飞船环绕地球的最后一圈飞行。大屏幕上两位航天员平静的表情,表明他们和飞船各项指数正常,已经做好了返回的一切准备。决胜时刻终于到来。“神舟六号,返回制动开始!”四时零七分,制动发动机点火指令发出,只见一团红色的火焰从飞船尾部喷出,点火指令成功执行。几分钟后,巨大的飞船推进舱和返回舱恋恋不舍地分手,返回舱按照飞控专家的意愿,开始向着祖国的版图疾速飞行。大屏幕上,只见飞船着陆场地面搜索雷达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牵引下张开天网,八架搜索救援、搜索救护、搜索摄录的直升飞机升空待命,地面回收人员严阵以待,一切按计划进行。各测控点此起彼伏向北京中心的报告声充斥着整个大厅。四时零八分,返回舱刚刚飞临中巴边境上空,布阵在西北某地的雷达便发现了其神秘的踪影。在雷达的严密监视下,返回舱继续向东北方向飞行,然后洞穿浓厚的大气层,直奔预设的着陆场。离最后胜利只有一步之遥。飞控大厅内,一双双眼睛,注视着大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标示飞船飞行轨迹的红色曲线,等待着那企盼已久时刻的到来!四时十二分,大厅右侧的大屏幕上出现了卫星拍摄的神舟六号,刚开始是一个飘忽的红点,随后红点越来越亮,热烈的掌声忽然响起。四时十四分,“回收四号发现目标!”,宏亮的报告声掩饰不住激动的心。四时十八分,大厅里传来航天员费俊龙激动的声音:“神舟六号报告,各项身体指数正常,感觉良好。完毕!”飞船返回舱按预设程序在预定高度先后打开引导伞、减速伞、主伞,巡天游弋了五天的神舟六号飞船,乘着红白相间的降落伞,飘然降落,于四时三十三分安全着陆,五时三十八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健康出舱,回归华夏故园。内蒙古美丽的阿木古郎(蒙古语“平安”的意思)大草原上,此刻成了欢乐的海洋,掌声雷鸣,经久不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里,工作人员们也激动地拥抱在一起,巨幅标语,五彩礼花,在大厅前方的大屏幕上闪烁……
(2005年10月17日中国新闻网)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凯旋( ) 清晰( ) 游弋( ) 疾速( )
2.根据具体语境,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一步之遥:严阵以待:3.第一段中“北京航天城一夜无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飞船轨道舱与返回推进舱默默地告别,悄然离开原轨道游弋而去”一句运用何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5.文章结尾一段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www.qingsong8.com
“远望号”:移动的“海上科学城”
刘海燕 方志山 耿联
随着“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人们也越来越多关注在三大洋上执行测控任务的我国4艘远望号航天测量船。 四艘远望号船为何要不远万里同时布阵三大洋进行海上测控?在“神舟”六号任务中,远望号船又承担着怎样的重任? 科学延伸的触角专家介绍,世界上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时,其射程仅为几百公里,一部雷达就可完成对它的全程跟踪测量。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远程运载火箭及卫星相继问世,它们飞行时间长、航程远。我国国土面积有限,本土测控站已经不能满足对这些航天器跟踪测量的需要,这就需要建立国土以外的测控站。于是,活跃在占地球71%的海洋上的机动航天测控站——远洋测量船应运而生。 在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之下,1977年8月和1978年9月远望一号、远望二号测量船建成下水,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航天测量船的国家。1994年,我国又建成了新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三号,它的诞生使我国跨进了自行建造现代远洋测量船队的世界先进行列。1998年7月,又一劲旅远望四号船正式交付使用,从而使我国拥有了四艘远望号航天测量船。至此,一个遍布世界三大洋的海上移动测控网形成了。 据介绍,远望号测量船集中了我国当今机械、电子、气象、光学、通信、计算机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其硬件设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游弋大洋的“眼睛”我国的四艘远望号测量船设备完善、功能齐全。船上安装的各种各样的雷达和遥测设备,既能测量火箭、卫星和飞船等航天飞行器的外部状况,也能探听它们内部的奥秘。它们担负着在北京飞行控制中心的指挥下跟踪测量航天器的飞行轨迹,接收遥测信息、发送遥控指令,与宇航员通信等任务。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具体而言,测控船主要担负着外测、遥测、遥控、通信的海上测控任务。外测,能测量确定出飞船等航天器的空间位置和飞行轨道。遥测,则是对飞船等航天器的内部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视,比如测得航天器内部仪表的数字、航天员身体状态的各种数据等等。遥控,就是向飞船发布指令进行控制,如打开太阳帆板,发出变轨指令,尤其是在飞船偏离轨道和返回时,遥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改变飞行方向、发动机点火等等的指令,都是通过测控系统来上传的。 至于在测控船上接收和上传图像、声音的数字信号,让航天员和陆地上的人能够相互看见和通话,那正是测控船通信功能的一种体现。除了这些主要的测控通信仪器,远望号上还装有先进的航海、气象、船舶动力系统,可以保证在除两极以外南北纬60度以内的任何海域航行。
(2005年10月17日《新华日报》)
1.四艘远望号船为何要不远万里同时布阵三大洋进行海上测控?
2.我国四艘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分别建成于何时?
3.远望号测量船装备及性能如何?
4.测控船主要担负哪些测控任务?
5.请对文章的标题及两个小标题略作赏析。
神舟六号飞船的构成黄明
田兆运
据神舟六号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介绍,神舟六号构型与神舟五号相同,由返回舱、轨道舱和推进舱3个舱段构成。 按照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状态,3个舱段由前到后的安装次序是: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 轨道舱呈圆桶形状,是航天员工作、生活和休息的地方。轨道舱调整了舱内布局设计以便安装应用系统设备及航天员食品和饮用水装置。轨道舱的后端底部设有舱门,航天员通过这个舱门可以进入返回舱。轨道舱外部两侧装有两个像鸟儿翅膀一样的太阳电池翼,轨道舱所需要的电能就是由这两个电池翼提供的。返回舱是载人飞船唯一返回地球的舱段,飞船起飞、上升到入轨及返回着陆时,航天员都在返回舱内。神舟六号的返回舱形状像钟,其舱门与轨道舱相连,航天员通过这个舱门,可以进入轨道舱。返回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舱内安装了航天员的座椅。飞船在起飞、上升和返回地面时,航天员躺在座椅上的。返回舱内还安装了飞行中需要航天员监视和操作的仪器设备,航天员通过这些仪表可以随时判断、了解飞船的工作情况,还可以在必要时人工干预飞船的系统和设备的工作。推进舱形状也是圆柱形的,舱内安装推进系统发动机和推进剂,其使命是为飞船提供姿态高速和进行轨道维持所需的动力,飞船电源、环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统的一部分设备也安装在这里。推进舱外部两侧也安装了两个太阳电池翼,为飞船提供所需的电能。 神舟六号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都是密封的舱段,舱内与外界完全隔绝,内部安装的环境和生命保障系统,将为航天员提供一个与地球环境一样的舒适生活环境。另外,还安装了供着陆用的主、备两具降落伞。返回舱侧壁上开设了两个圆形窗口,一个用于航天员观察窗外的情景,另一个供航天员操作光学瞄准镜观察地面驾驶飞船。
(2005年10月12日《扬子晚报》)
1.神舟六号主要由哪3个舱段构成?
2.三个舱的主要功能各是什么?
3.请结合《神舟六号巡天归来记》说说,返回时三个舱是如何分离的?
4.根据上下文概述返回舱内部的主要情况。
三.写作实践篇
1.综合实践。学校邀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来作专题报告会,请您积极参加下列实践活动。⑴请为学生会拟写一个欢迎标语。 ⑵在活动期间给你一次向两位航天员提问的机会,你将问什么问题呢?⑶如果您是个航天迷,很想与两位航天员合个影,到时您将怎么说呢?
2.作文。很久以前,人类就有探索太空奥秘和开发宇宙资源的梦想,中国的孙悟空腾云驾雾和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便反映了人类的这一愿望。据记载,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15世纪的中国官员万户。“神五”、“神六”的成功发射与返回终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飞天梦。其实现实生活中的你我,都有不少梦想,其中有些已经实现,有些正在努力实现之中……请以“梦圆时刻”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若写成诗歌,不得少于20行。
2006年中考热点事件说明文阅读
【参考答案】一.1.国家测绘局公布2005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的结果。2.示例:我国成功进行珠峰登顶测量。二.《中国告诉世界:珠峰为8844.43米!》 1.2005年的珠峰测量结果与我国1975年公布的数据相比,珠峰“身高”“矮”了3.7米。 2. 1975年的测量至今已有30多年的时间;我国测量技术、测量方式和测量手段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01年西藏全国人大代表提交议案建议国家重新测量珠峰;2003年经过充分论证,国家决定在2005年复测珠峰。 3.一是光电测距;二是采用了当代最先进的GPS技术;三是采用了冰雪探测雷达,对峰顶的冰雪进行了严密的测定。 4.至今,全球已有超过1500多人次到达过地球之巅,又有将近200名登山者在攀登过程中被雪崩、滑坠、暴风雪、酷寒和极度缺氧所造成的各种凶险夺去了生命。 5.20世纪初期,国外采用气压测定为8882米;1954年,印度测量局测定珠峰为8847.6米;1975年,我国测定珠峰高程为8848.13米;2005年,我国重新测定珠峰高程为8844.43米。 6.简述2005年我国测量计算珠峰高程的过程。《珠峰缘何“变矮”3.7米》 1.峰顶冰雪深度的测量更加精确、珠峰地区大地水准面计算结果更加完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峰顶冰雪厚度变薄 2.比喻 打比方3.1975年珠峰测高时,由于条件限制,只摘去了珠峰头上的雪帽。而本次珠峰测高除减掉约1米的雪深外,还减去了2.5米至2.6米的冰层和冰与碎石的混合层厚度。 4.2005年珠峰测量的起算点与1975年测量的起算点更为精确、完善。 5.不设统一答案,意思对即可。要求:围绕“保护环境”来回答。 示例:大家要增强环保意识,控制使全球气候变暖的一切诱因;环境保护从我做起;让我们同心协力,共同保护我们的唯一家园等等。《重测珠峰精确高度意义何在?》 1.对于这个新的数字,公众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公众对这一数据的兴趣,也增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大意相同即可) 2.引导读者由对新高数据的关注,转到对这次我国重测珠峰精确高度的现实意义的思考。 3. 1975年我国测得的珠峰高度。 4.科学精神,就是要至真、唯实地探索和揭示客观世界基本规律,追求客观真理。重测珠峰精确高度是我国科研人员自我“否定”,是追求客观真理的具体体现。所以说“重测珠峰精确高度,无疑就是一种至真、唯实的科学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5.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将最大程度地激发国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潜移默化的传播和普及了科学知识,提升了和陶冶了国民的科学素养与情操。
【参考答案】(一) 1.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2.指全球公共卫生网络在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等方面还存在漏洞。3.可能控制禽流感的蔓延;减少经济损失;使科学家能确定传播病毒的动物。4.A【解说】原文第④自然段中是“虽然世卫组织研究一些动物疾病,但它并没有要求成员向其报告这些动物疾病的情况”。所以,此项不符合原意。(二)1.对禽舍进行消毒,用氯酸钠溶液、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效果较好;对铁制笼具进行消毒,用火焰直接消毒的效果较好;对消毒工具的消毒,用火碱水或其他消毒剂效果较好。2.举例子、列数字。3.养殖场的选建要回避人群集中的区域并实行独立饲养;不从疫区引进种蛋和种禽;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杜绝鸟类与家禽的接触;养殖场的工作人员有出入的专道并进行从头到脚的消毒;养殖场谢绝所有外来人员参观并杜绝与鸟类接触。
【参考答案】一.1.符合要求即可。示例:中华续写辉煌。 2.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 3.“神六”飞船顺利着陆,航天员安全返回。 4.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时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火箭及载人航天应用系统的研制单位。二.《神舟六号巡天归来记》1.kǎi xī yì jí 2.一步之遥:形容离胜利不遥远。 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神六”飞船着陆。 3.人们正在守候着巡天归来的英雄们凯旋。 4.运用拟人的手法,句中的“默默地告别”“悄然离开”等词语赋予飞船以人之情感,使文章生动形象。 5.阿木古郎大草原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里人们欢庆胜利的情景。《“远望号”:移动的“海上科学城” 》1.我国国土面积有限,本土测控站已经不能满足对这些航天器跟踪测量的需要,这就需要建立国土以外的测控站——远洋测量船应运而生。 2.建成时间分别为:1977年8月;1978年9月;1994年;1998年7月。 3.远望号测量船集中了我国当今机械、电子、气象、光学、通信、计算机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其硬件设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船上安装的各种各样的雷达和遥测设备,既能测量火箭、卫星和飞船等航天飞行器的外部状况,也能探听它们内部的奥秘。 4.测控船主要担负着外测、遥测、遥控、通信的海上测控任务。 5.文章的标题及两个小标题均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远望号航天测量船的主要功能。(言之有理即可)《神舟六号飞船的构成》1.返回舱、轨道舱和推进舱 2.轨道舱是供航天员工作、生活和休息的地方。返回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推进舱为飞船提供姿态高速和进行轨道维持所需的动力。 3.飞船轨道舱与返回、推进舱分离;飞船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返回舱返回地面。 4.舱门与轨道舱相连,航天员通过这个舱门,可以进入轨道舱;舱内安装了航天员的座椅;安装了飞行中需要航天员监视和操作的仪器设备;是密封的舱段,舱内与外界完全隔绝,内部安装的环境和生命保障系统;安装了供着陆用的主、备两具降落伞;侧壁上开设了两个圆形窗口。三.1.语言得体,符合要求即可。 2.略
,中考热点事件说明文阅读
标签: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说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