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提示】
@杭州健康 #早产儿#从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早产儿互助工程举办的会议上获悉,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新生儿中,早产儿达到200万,比例达10%。对此专家表示,杭州市早产儿占新生儿的5%—15%,且每年在不断攀升,其中感染是早产的第一大隐患。同时孕妇患牙周疾病早产几率是正常孕妇三倍。
1
感染是早产第一大隐患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孙丽萍主任医师表示,所谓早产,在我国是指怀孕满28周以上、37周以下的分娩,早产儿的体重一般都不会超过2500克。
“杭州市早产儿占新生儿的5%—15%,而且每年都在不断攀升。”孙丽萍说,现在医院新生儿监护床有10张,普通病床有10张,都是住满的,有时实在没办法,还要往省妇保、省儿保送。
“妊娠晚期,准妈妈最担心的就是早产,而感染特别是生殖道感染是引发早产的第一因素。”孙丽萍解释,不管呼吸系统、肠道等全身性感染,还是阴道炎、宫颈炎等生殖道感染,一旦波及羊膜,很容易引起胎膜早破,导致早产。
还有就是子宫畸形、子宫肌瘤等;羊水过多,宫颈机能不全,或是怀双胞胎、多胞胎;孕妇年龄过小或过大,如20岁以下或35岁以上;孕妇孕前体重过低或身材瘦小;孕妇每天吸烟酗酒等也会导致准妈妈早产。
此外,孕妇本身就有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病毒性肝炎等疾病时,就会有医源性的早产。
孙丽萍说,早产的表现是,怀孕不足37周发生子宫收缩,至少10分钟有一次,收缩持续30秒左右,并有逐渐延长的倾向,甚至伴有宫颈口扩张等。
如果宫颈口开大,B超检查发现宫颈缩短,还伴有阴道血性分泌物或胎膜破裂等症状,就很有可能发生早产。这时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处理的话,小宝宝就有可能提前出来;及时处理、制止可不发展至早产。
2
牙周病也会导致早产
除了以上情况外,孙丽萍还特别提醒,有不少准妈妈孕前不重视口腔健康,怀孕后就会暴发牙周病。而有研究指出,患牙周病的孕妇早产的几率是正常孕妇的三倍,严重者会早产甚至引发流产。
孙丽萍说,自己就曾经接诊过一位患有牙龈炎的准妈妈,怀孕时先是频繁呕吐、泛酸,她以为这是怀孕后的妊娠反应,就没太在意,总觉得过了3个月就会好了。谁知道后来又出现了牙龈红肿、刷牙出血,她还是认为是怀孕导致的,因此不敢刷牙,却由此进入恶性循环,最后甚至不刷牙也会出血,满口喷血,牙龈肿得连吃东西都受到了影响。
“去当地医院检查,医院又觉得她在怀孕,不宜治疗,说要等孩子生下来以后再说。”孙丽萍说,患者后来出现了菌血症(外界的细菌经由体表的入口或是感染的入口进入血液系统后在人体血液内繁殖并随血流在全身散播),最后宝宝还是在33周时早产了。
孙丽萍表示,怀孕后由于卵巢荷尔蒙刺激前列腺素产生,而前列腺素正是传导发炎反应和齿槽骨破坏的重要物质,加上怀孕时免疫能力改变,孕妇对细菌的抵抗力较弱,所以牙龈炎的发炎反应比较强烈。通常,牙龈炎、牙周炎在怀孕早期就会出现,到怀孕8个月时会达到高峰。
“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出现菌血症,很容易导致宝宝早产,甚至流产。”孙丽萍建议,准妈妈在怀孕前,别忘进行牙科检查,如有问题,应及时治疗再怀孕,这样对妈妈和宝宝都好。
3
27周后最好选择左侧卧位睡
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月份小的早产儿。因此预防早产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孙丽萍表示,预防早产,首要是防感染。准妈妈要少吃生冷食物、隔夜饭或外出就餐,避免急性肠胃炎和腹泻;要多喝水,防感冒;最好穿棉质、宽松内衣裤,一天一换,每天用温开水清洗外阴。
“一旦准妈妈出现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等问题,及早到医院做妇科检查,查白带常规。确诊后选择相应的阴道栓剂。”孙丽萍提醒说,切莫因为害怕药物影响胎儿而放弃用药,否则,阴道炎症可能上行感染宫内,反倒容易导致早产甚至流产。
同时,准妈妈应注意在怀孕前三个月和晚期禁性生活,营养全面,多喝牛奶,多吃动物肝脏等,必要时补充铁、钙等制剂,防止铁、铜等微量元素缺乏引起早产。避免剧烈活动,特别是要少做弯腰等会增加腹部压力的动作。
“防止便秘,准妈妈可以多喝蜂蜜水,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免排便困难诱发早产。”孙丽萍建议,怀孕27周后,准妈妈最好选择左侧卧位睡觉,尽量不要仰睡,避免宫缩。
,感染是早产第一大隐患《感染是早产第一大隐患》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