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中考 高考 阅读 句子 科普 评语 计划 总结 诗歌 竞赛 教育学习 | 作文大全 | 试题课件 | 诗歌大全 | 百科知识 | 文书写作
当前位置:轻松教学网试题课件教案试卷下载语文试卷高三语文试卷2017年高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答案(绵阳中学)下载

2017年高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答案(绵阳中学)

  • 名称:2017年高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答案(绵阳中学)
  • 类型:高三语文试卷
  • 授权方式:免费版
  • 更新时间:01-01
  • 下载次数:196
  • 语言简体中文
  • 大小:62.0 KB
  • 推荐度:4 星级
《2017年高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答案(绵阳中学)》简介

标签:高三语文试卷分析,高中语文试卷,试卷下载, 本站提供2017年高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答案(绵阳中学)免费下载,http://www.qingsong8.com
最新一年高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答案(绵阳中学)

1. A (B:难-nàn,坍 --tān;C:衾-qīn,荏--rěn ;D狙 -jū, 杼--zhù)
2.B(A“象牙之塔”,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贬义不当;C“喷薄而出”,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与语境不符;D“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多用于工作、学习等,不符合句子中诈骗团伙蠢蠢欲动的语境。)
3.D A项缺少谓语。缺少与宾语的中心语“工作”相应的谓语,在“建设”前加上“做好”或“完成”。B“是由于”跟“造成的”杂糅。C项照应不周全。
4.D(A问号错,B括号应在句号外,C最后一个逗号应为句号)
5.D(“早已掌握”是“已然”,而原文为假设情况,“带回沙、石等”是当初设想,新计划未提及;A项见文本第二段第二句;B、C两项均是第五段的另一种说法。)
6.C(“主体性”指“不受制于别国”,并非机器人技术的特点;A项由全文内容可归纳出来;B项见文本第五段;D项是原文的因果倒装。)
7.A(见松尾弘毅语;B项中“国际竞争和国家综合实力较量”言过其实,应是“太空争夺战”;C项中“政治分歧”无根据;D项中“国家主权”应是“发达国家地位”,“科学研究将不再是太空探测的任务”太绝对。)
8.C(曾经 A、幸亏、幸好;特指皇上巡幸。B、力量强盛,形容词;端重、庄重,作动词。D数说,动词;屡次、多次,副词。)
9.C(A前助词,后代词;B前连词,后代词;C前后均为助词,代“……的人”;D前代词,后副词,表“难道”)
10.C(A“竭力预防”“周密查访”“聚众赌博事情减少”与原文不符;B“要挟”“揭发腐败罪行”与原文不符;D喝得酩酊大醉的是别的官员)
[参考译文]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今山西临汾)人。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任隰州军事推官。隰州的百姓经常在寺庙里聚众赌博,有一天,盗贼杀了寺里的奴仆抢走了钱财,赌博的人正好到来,衣服偶然染上了血迹,巡逻的士兵将他逮捕送到州府,经刑讯后屈招。只有薛奎对此怀疑,请求州官暂缓处置这个案件,后来果真抓到了杀人凶手。薛奎升任仪州推官,曾经率领民夫运粮去盐州,恰逢大雨连绵,粮食被水浸泡腐烂,薛奎就请求转运使卢之翰让民夫回仪州,而后再赔偿损失的粮食。卢之翰大怒,准备上书弹劾薛奎。薛奎慢慢地劝说他道:"兴兵作战已经很久了,百姓都因转运军饷而疲惫不堪,现在幸好军粮有余,为什么要因为这些陈腐的粮食而使百姓困苦呢!"卢之翰的怒气消除了,所有因民夫而损失的粮食,他都上奏免除了要州民赔偿。 


高考语文真题试卷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三语文下册试题  ,大小:62.0 KB
标签: 高三语文试卷,高三语文试卷分析,高中语文试卷,试卷下载,试卷下载 - 语文试卷 - 高三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