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忆真情:铺垫情感
⑴同学们,我们的爸爸妈妈也在盼着我们健康快乐的长大,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他们关爱我们的点点滴滴。(出示PPT:配乐摄影作品《爸妈,谢谢你》)
看这些照片的时候,你可以对着画面指指点点,可以和伙伴交头接耳,想跟着唱也行。
⑵看到这些似曾相识的画面让你想到了什么呢?
(学生自由畅谈)
小结:爸爸妈妈把我们养大多不容易呀,他们要为生活奔波,要为我们操心,可能会有许多我们想不到的麻烦、苦恼和辛酸。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回忆起生活中一幕幕感人的细节,重温那份感动,感知父母的不易,为以下环节作铺垫。
3、谈唠叨:宣泄烦恼
爸爸妈妈有那么多的烦心事,有时看到我们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就难免会显得着急,有时就会不停地唠叨。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他们还会什么时候会在你耳边唠叨啊?
你们听了爸爸妈妈的唠叨后,心里是一种什么感觉呀?
(小组讨论,全班分享)
[设计意图]让孩子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4、想策略:头脑风暴
老师听懂了大家的意思,所以我们有时就免不了会和爸爸妈妈之间产生一些磨擦,弄得他们不开心,自己也不开心,其实我们心里也不愿这样。我们商量一下:面对他们的唠叨,我们最好怎么办?这就是今天咱们要探讨的主题——《如何应对父母的唠叨》。大家各想各的主意,来一个头脑风暴,请一位同学快速记录在白纸上,然后在那么多主意中挑选出最好的两条,用记号笔写在红色的纸上。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互动,在思维的碰撞中,搜求多种应对父母唠叨的方法,在交流、筛选的过程中获得积极应对唠叨的方法,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
5、说方法:积极应对
⑴把各小组“头脑风暴”碰撞出来的两个好点子都贴在黑板上
⑵学生交流,勾出好的点子,问:这是谁的创意?
⑶根据大家认同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归纳。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交流的空间,学生不断接受到新的信息和他人的反馈,学习应对父母唠叨的最佳方法。
6、师小结:情感升华
播放《爸妈谢谢你》的伴奏歌曲:
在音乐声中,教师结语:同学们,我还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呢,有一位教授已经60多岁了。门外寒风凛冽,教授要出门去作报告。他那80多岁的母亲,年迈多病,在病床上,发出断断续续的、低沉的声音:儿啊,多穿点衣服吧……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再大也仍旧是孩子,我们就像父母心中的风筝,永远让他们牵挂。很多人长大以后对父母曾今令人心烦的唠叨又有了这样的感受:
唠叨是浓浓的关爱;
唠叨是温暖的呵护;
唠叨是母爱的重叠;
唠叨是亲情的附加……
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听不进父母的唠叨,有自己的想法,这很正常,说明我们在成长。如果父母的唠叨让你感到心烦了,受不了,记得用上今天学到的好方法呦!
[设计意图] 在孩子们都比较熟悉的歌曲中结束本课,借助音乐的感染力触动学生的心灵,在爱的氛围中达到情感的共鸣与升华,让学生意犹未尽。
文章《《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的设计》讲座提纲》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