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中考 高考 阅读 句子 科普 评语 计划 总结 诗歌 竞赛 教育学习 | 作文大全 | 试题课件 | 诗歌大全 | 百科知识 | 文书写作
当前位置:轻松教学网范文写作常用公文规章制度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我要评论(0) 字号:T T 01-01 15:15:59   浏览次数:904  栏目:规章制度
标签:幼儿园规章制度大全,公司规章制度范本,http://www.qingsong8.com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三)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7-9'GEO'4.1.3)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师应重视利用地理图像,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丰富地理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案例一 利用地理图像进行教学

  在有关"我国农业分布"的教学中,可把景观图和地图结合起来使用,引导学生认识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展示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的景观图片。例如,南方水田插秧和水稻收割、北方小麦播种和收割等图片,介绍照片拍摄的时间和反映的事物,但不注明地点。

  学生分组观察图片,记录观察到的内容,讨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学生利用地图,讨论图片上的农业生产景观可能出现在哪个地区。

  由学生利用相关图像向全班阐述本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讲评。

  案例二 利用计算机搜集资料并展示学习成果

  关于"世界人种"的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指导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查询资料,整理并制作成展示作品。

  学生自愿组成小组,在网络上分别查找和整理三大人种资料。

  将查找到的资料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做成计算机展示作品。

  学生轮流演示、讲解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四)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7-9'GEO'4.1.4)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地理教学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对所学地理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保证教学的弹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特别是野外考察,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增强学生地理实践的能力。

  案例 地理野外考察方法

  第一步,确定考察项目。

  第二步,准备资料。在实地考察前,搜集并整理地图、统计资料、调查报告、历史记录等资料,并制成分布图和图表,以形成对考察区域的初步印象。

  第三步,野外观察与访问。根据考察目的,确定考察和访问的内容及路线。在野外考察中,对地图上标注的地形、聚落、铁路、公路、土地利用类型等予以确认;把地图上未标注的地理事物用适当的符号标注在地图上。

  第四步,撰写考察报告。考察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及确定题目的理由;考察的目的及设想;考察方法和程序;考察的内容及已有资料;已有资料同野外考察的关系;主要结论以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二、评价建议(7-9'GEO'4.2)

  地理学习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地理学习评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7-9'GEO'4.2.1)

  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地理学习评价的重点。

  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时,应了解学生: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地理问题;能否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能否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检验并解释结果。

  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应了解学生在提出地理问题、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回答地理问题这一完整过程中的表现。其中,重点评价学生在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过程中的表现。应了解学生:能否利用地图、图表、图片、图解和各种信息源(如期刊、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搜集一手或二手资料;能否通过实地观测与调查等方式去获得资料;能否保证地理信息资料的质量(如资料的多样性、可靠性、全面性、针对性等);能否将地理信息资料恰当归类;能否将地理信息资料绘制成地理图表以及简单的地图;能否通过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检验。

  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教师评语应以鼓励为主,以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一 对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能力的评价

  在教学"南极大陆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时,首先,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1)南极洲煤炭分布图及煤炭储量;

  (2)煤炭形成的重要条件--湿热的气候、茂密的森林;

  (3)南极洲景观图片;

  (4)南极洲气候特点。

  接着,让学生利用上述信息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了解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了已有的信息,以及合理性、完整性、新颖性等表征问题质量的信息,从而评价学生在提出地理问题方面的水平与差异。"为什么南极洲会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与"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南极洲曾有过湿热的气候、茂密的森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两个问题相比,在深度上是有明显区别的。根据这种差别,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做出相应的评价。

  案例二 对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过程与能力的评价

  检测"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的达标程度,可采用让学生撰写小短文的形式进行评价。撰写小短文的过程,就是学生搜集、整理与表达资料的过程。通过观察学生写作小短文过程中的完整表现,教师可以对学生在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的过程与能力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

  又如,在学习家乡的人口问题时,让学生搜集(或给出)家乡的人口历史资料,绘出人口数量变化图。教师检查完成情况,评价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的过程与能力。

  (二)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7-9'GEO'4.2.2)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标签: 课程  初中  规章制度,幼儿园规章制度大全,公司规章制度范本,常用公文 - 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