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实施《通用语言文字法》 推进用语用字规范化
无锡日报社、江南晚报社
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范与引导下,无锡日报社、江南晚报社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责任感,充分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不断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为保障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健康应用作出了贡献。
一、认真学习,增强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无锡日报》是无锡市委机关报,也是无锡地区惟一的综合性对开日报,彩色印刷,日发行量十万余份。
多年来,报社一直非常重视报纸编校质量的提高。1983年,报社把“内容表达以至标题、用语、标点,都要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作为对采编人员的一项基本要求,写进《无锡日报》创刊以来的第一本《记者守则》。1984年,全报社又以加强政治责任心为目的,开展了“一月无差错”、“记者百日无差错”、“编辑百日无差错”活动,差错月月公布,捉到的奖,出错的罚,并逐步建立起一套规章制度。由于执行严格,记者、编辑逐步培养起细心谨慎、认真学习的作风,有效提高了报纸质量。
特别是2001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正式颁布实施后,报社多次组织学习,并站在“法”的高度,充分认识“用规范字、说普通话”的重要意义,要求全体员工学习好、贯彻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努力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实践者和宣传者。近几年来,报社全体采编人员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用规范字、说普通话的氛围更加浓厚,意识更加自觉,效果更加明显。
《江南晚报》自1993年创刊以来,一贯重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通过多宣传、抓教育、建制度、勤检查、常培训等方式,为促进报社和整个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作出了努力。报社专门指定一名副总编辑分管这项工作,聘请中学退休语文教师当校对,面向读者开展“小天鹅杯”有奖捉差错活动。只要是有利于提高报纸质量、提高新闻工作者语言文字水平的事,报社总是从财力、物力的安排上给予充分支持。报社为所有采编人员配发了《最新标点符号用法》、《现代汉语词典》,订阅了上海文化出版社的《咬文嚼字》杂志,并购买了该杂志的合订本。
二、抓好培训,提高全员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应用水平。
作为无锡地区最权威的主流媒体,无锡日报社一直把语言文字规范化作为提高办报质量的生命线。1998年底,报社搬进新大楼后,一次性实现了电脑网络化,所有采编人员都告别了“纸与笔”,在网络上开展工作。为了防范使用电脑后新出现的文字差错,报社投资1万余元购买了“火眼金睛”新闻稿纠错软件和“黑马”文字编校软件,添置了“校对业务讲座”录像带作为培训资料。夜班办还为每位夜班编辑、校对员和组版录入员配备了“新闻稿中易错字词百例”、“异形词整理表”、“报刊常见英文字母小辞典”,“新闻稿常见数字表示方法”、“无锡市各行政区街道名称”等资料,帮助大家及时识别和改正差错。
20xx年,夜班办公室组织了校对业务培训班,培训结束时还举行了“无锡日报校对业务水平测试”。考试内容包括:时政常识、拼音填字、常用成语、改错别字、短文挑错等内容。通过培训和考试,大家发现问题,找出规律,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提高了政治业务水平,增强了校对检查能力。
《江南晚报》自创刊之初,就建立了校对操作程序和要求、出版工作奖罚条例等规章制度,对涉及文字工作的各个细节作了规定。特别是制定了差错责任追究制,明确了处罚的具体标准,使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有了制度上的保证。为增强记者规范用字的意识,报社还规定新记者都必须先到校对岗位上锻炼一段时间,通过实践提高规范用语用字的水平。目前这一做法已成为报社的一项制度。
三、机制创新,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质量管理和差错追究制度。
在提高人员素质的同时,报社十分重视制度建设。报社专门制定了《关于规范发稿审稿、加强出版管理的规定》、《无锡日报关于差错处理规定(试行)》等,明确要求执行“三校”制度,严格执行有关奖惩制度,对每个部门、每个环节、每个岗位都产生了约束力,为新闻出版安全提供了一道制度保障。与此同时,日报、晚报还创新了一系列有自身特色的纠错机制。
其一,是对文字差错采取“连带制”。不管是否见报,一旦出现差错,不仅要追究出差错者本人的责任,还要分别处罚采编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审稿人。并视差错大小,分别处以50元、100元甚至500元的罚款。而且要求出错者本人自掏口袋,上缴至报社纪检处,作为教训。
其二,是编前会的把关制。在编前会上,两个报社的领导不仅安排协调当天的重要新闻版面,还对新闻稿件的标题、提法、用语进行严格审读,对其中语义模糊、不规范的用法一一核实勘误。十多年来,这一做法已经形成了传统。
其三,公开在报上刊登启事,请读者来当“啄木鸟”,开展“有奖捉差错”活动,在每个月进行的读者评报中,也将纠正文字差错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按月汇总。
其四,聘请中学语文教师到报社作指导。语文老师精通字形词义、语法修辞、成语使用等知识,是规范用字用语的典范。报社请这些老师来给采编人员上课,讲解规范用字用语知识,或聘请退休教师担当校对,直接为文字作品把关。
其五,广告部创立了五级审稿制。对客户提供的文字材料,业务员首先通读,如果发现有问题,立即与广告客户沟通,要求改正。当广告策划、设计人员收到这些文字时,筑起第二道“防线”。接着,稿件送到校对那里,接受更严格的检查。最后,还有审稿值班经理和终审经理的审定,稿件才能付印。
这些制度织就了一张“安全网”,有效减少了差错发生率,保证了党报的权威性和纯洁性。
四、落实检查,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持之以恒。
《无锡日报》平均每天向社会推出20多万字文字作品,对社会舆论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加强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检查,报社注重抓好“三查”:自查、评查、考查,并做到持之以恒。
自查是结合内部评报进行的。采编人员在评报中一一指出常见的差错和不规范用字,写出评报意见,在内部刊物《新闻视野》上每月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考查,主要是指认真执行质量差错追究制度,无锡日报总编办至今已公布了30多期《编辑部差错处理通报》和15期《广告部差错处理通报》,对所有责任人进行了处罚。评查,是邀请特约评报员,对每天出版的报纸质量进行评点检查,并每月公布结果。这一制度无锡日报社已坚持了20多年。
近年来,随着日报、晚报版面不断扩充,广告量有较大增长。两社广告部随之增加了校对力量,努力把不规范用字减少到最小限度,并实行责任追查制。正是因为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检查督促,日报、晚报的差错率明显下降,错别字控制在万分之三的国家标准范围以内。
五、综合整治,营造了一个用语用字规范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无锡日报》、《江南晚报》都拥有广大读者,肩负着推广、宣传、实践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责任。近年来,除在报纸版面上自觉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外,日报、晚报还对印章、标牌、名片、形象宣传广告等进行集中清理检查,杜绝滥用繁体字、异体字。
《报社贯彻实施《通用语言文字法》交流材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