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为四篇阅读材料,分别为故事、说明文(历史、地理、风俗、文化、人物传记等)、应用文体(时间表、菜单、广告等)和科普文章。主要考查学生的语篇阅读、分析和判断能力,要求学生能较快地通过阅读理解短文大意,从中获取重要的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全面地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判断分析问题、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不只停留在细节和字面意义上,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推断能力。
语言材料D篇每小题2分,5个小题。不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正确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命题形式多样,如简答、填空、段落排序、句子还原等。段落排序为将文章段落顺序打乱,让学生填序号重新排列文章的段落。句子还原为将文章中的5个句子摘出来放在文章后,让学生填写序号将句子还原到文章中。
5.词语运用(10个小题,每题1分。)
词语运用旨在考查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词汇的能力。一篇短文给出10个空格,给学生提供12个形式为原形单词,让学生从中挑选10个单词并用它们的适当形式填空。提供的词语以实词为主,如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副词、数词等。名词有单数、复数和所有格;动词有各种时态和语态、不定式和动名词形式;形容词和副词有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数词有基数和序数形式;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和反身代词都有人称和数的变化。
6.补全对话(5个小题,每空两分,共10分)
每题要求考生填写一个句子,考查学生是否知道在某个情景和上下文中说什么话,突出对学生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的考查,属于开放程度较高的试题。每空答案均不唯一。话题不单一。
7.书面表达(1个小题,共15分。)
书面表达题属于限制性主观综合测试题的范畴,也叫开放题,通常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内容及语言提示完成书面表达任务。它能较全面地反映考生所掌握的语法知识、词汇知识、遣词造句和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水平。考查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传递信息、描述事物的能力,考查的重点是表达的有效性,兼顾准确性。
(二)复习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1. 缺乏应有的课程理念,穿新鞋走老路
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很少考虑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误以为教学和测试的依据是教材,教学拘泥于教材;在初中三年的教学中很少甚至没有翻阅过课程标准,仅凭自己的理解盲目拓展或加深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致使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深信题海战术,以考代教,随时给学生排名次,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厌恶英语。迷信“内部信息”和什么“仿真题”、“母题”、“押宝题”等,学生在“题海”中沉浮,教师也逐渐失去了自我。
2.简单问题复杂化,教学缺乏实质意义
教学的目的性不强,较少关注课堂教学的本质。如语法教学:为什么要教语法?教什么语法?怎么教语法?语法和语言的关系是什么?语法应讲到什么深度?弄不清楚这些问题就会导致三个问题的产生:一是脱离语境,空谈语法,语法和语言脱离;二是漫无边际,堆砌要点,加重学生记忆负担;三是简单问题复杂化,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一头雾水,教学丧失应有的意义。
有些语言或语法知识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一些教师并没有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仅凭自己的理解盲目拓展或加深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过分依赖教辅资料,奉行拿来主义
面对目前市场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数教师往往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把一些教辅书直接拿来为自己所用,没有考虑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辅材料的针对性和适宜性。命制试题的能力欠缺,更谈不上命题技术以及对试题的研究了。结果是复习备考变成了枯燥乏味的体力劳动。
4. 教师讲得过多,学生的语言实践得不到落实
教师喜爱讲授语言知识,使得学生误以为学英语就是学语法。“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依然受到青睐,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没有机会动口、动手,知识和运用被架空。
5.滥用课件,黑板成了摆设
有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往往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交流的内容,致使教学的过程变成教师点鼠标、学生看屏幕的过程。讲授内容犹如过眼烟云,课讲完了,应该学到手的内容也忘得差不多了。花哨的课件也容易使学生过多关注声音和图像,而忽视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帮助我更好的把握08年中招英语试题的命题原则,也教会了我解决在复习迎考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文 章《外出郑州学习汇报材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