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设节水型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具体规划。我市“十一五”规划中,对节水工作已提出了总体框架,但具体分步计划没有细化,也没有落实相应的配套措施,需要进一步制定具体实施规划。
(二)经济保障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市农业节水投资渠道单一,仍没有改变以财政为主的投资模式,对社会投入农业节水项目也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没有建立起多元化的农业节水投资体系。
(三)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在以往的节水实践中,我们还存在偏重工程建设、轻制度建设的弊端,还没有建立起一整套能够科学制约节水、激励高效用水的机制,节水成果大多体现在有限的工程建设上。
(四)管理效能偏低。目前,我市各部门对于农业节水管理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先进的节水灌溉模式推广非常缓慢,先进灌溉技术的研究也处于停滞状态。由于缺乏实验经费,很多灌溉实验站只能靠有限的实验田维持生计,一些县级领导只注重资金的争取而忽略了技术的含量,体现在节水方面的管理效能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四、下步工作重点及建议
建设节水型社会,发展节水型农业是提高生产力、建立新型生产关系的一场重大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也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更需要通过建立起相应的政策法规、行政管理、经济技术、宣传教育等体系来保障。就我市水利设施现状而言,我们至少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完善节水规划,保证规划实施。在我市五年规划的大框架统领下,要进一步完善区域、地区的规划,细化到具体工程,做到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时,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考虑、同步规划,并把规划真正作为今后重点建设的目标,力争分期分批实施。
(二)建立和完善经济保障机制,加大投资力度。建设以水库控制工程为主、灌区工程配套与技术节水相结合的工程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建设节水型农业的重点内容。这是政府行为,需要政府引入市场机制,建设多元化投资体系,广开投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力争“十一五”期间使我市农业节水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三)建立有利于农业节水的制约、激励机制。以水价改革为契机,不断完善用水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努力形成低效用水的约束机制和高效用水的激励机制,逐步把节水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四)强化管理。要加大已建节水工程的管理力度,把节水工程的日常维护管理列入到各灌区的年度考核和工作目标之中,避免因疏于管理维护而影响节水效益的发挥。
(五)加强技术指导。要通过办培训班、派技术人员下乡等手段,因地制宜地推广和应用新型节水技术和节水器具,不断提高节水效能。
文 章来《关于我市节水型农业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