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汇报材料怎么写大全,创先争优汇报材料,http://www.qingsong8.com
2017年xx县解决农村“一保五难”工作情况汇报,
文 章
www.qingsong8.com w www.qingsong8.com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执政为民、提高基层执政能力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把解决农村“一保五难”作为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重中之重的民心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协调联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我县解决农村“一保五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解决“一保五难”的基本情况
解决最低生活保障方面:20xx年全县共有2056户5083人纳入低保,其中农村类1682户4007人,城镇类374户1076人;共发放低保金218万元,其中城镇类62万元,农村类156万元,另有基本医疗救助金43万元。据调查测算,20xx年全县低保总人数6643人,已领低保金5083人,应保未保1560人,共需资金486万元。
解决住房难方面: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我县原定从20xx年起,用三年时间完成566户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在工作中,我们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只用了一年时间全部完成了农村危改任务,比市计划提前了4年。水库移民安居工程:完成了官圩红中新村165户692人水库移民住房改造。同时,积极开展“卫生进村居,健康在家园”活动,大力创建生态文明村,改善农村生活环境,20xx年,新创建106条生态文明村、9条广东省卫生村。目前,全县建设生态文明村162条,今年计划创建150条。去年县城新建解困房28套,解决22户特困户住房问题。从今年起,用3年时间,每年建设40套城镇特困户住房,解决我县127户508人城镇特困户住房问题。
解决行路难方面:全县有县、村(包括通自然村)公路783.3公里,其中县道76.4公里,村道706.9公里。从20xx年4月初,我县掀起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热潮,到20xx年底,完成了县通镇、行政村硬底化公路改造349公里,实现了行政村通硬底化道路,比省计划提前6年完成任务,基本上解决了山区群众的“行路难”问题,并且为山区农民开辟了一条通向现代文明、加快奔康致富的希望之路、幸福之路。今年我县还将启动50公里大自然村通硬底化道路,抓好省道荔池线、县道马河线、旺凤线、长建线、官沙线、九凤线等约75公里的改造建设,构建全县大交通网络,拓宽山区农民致富路。
解决看病难方面:花大力气建设医疗设施,建设了全省山区县配套完善先进的ICU重症室,建成了医疗卫生单位17间,其中县直5间,乡镇卫生院12间,二级甲等医院1间,二级中医院1间,拥有现职卫技人员732人,为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创造条件。为彻底解决农村就医难问题,县政府大力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去年底全县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40%,今年计划将达到60%。同时,去年县政府还拨款为适龄幼儿3649人免费接种甲肝疫苗。
解决饮水难方面:全县农村饮水困难人口15.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6%;饮水特别困难3.1万人,占农村人口的13.6%。20xx年10月动工至去年5月完成的武垄镇宝金村、福村等农村供水工程解决了6500人“饮水难”问题。目前凤村镇匝村、格塘村等7宗农村饮水工程已列入省笼子,工程建成后可解决15万人“饮水难”问题,该批工程力争年内全部完成。
解决读书难方面:全县农村特困家庭子女“读书难”人数6652人(小学生4200人,初中生2000人,高中生452人)。去年,通过各种渠道解决“读书难”学生人数4621人。
通过大力解决农村“一保五难”等民心工程建设,我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党群干部关系不断改善,党和政府的威信也越来越高。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级落实责任
为了顺利推进农村各项民心工程建设,一是成立了以县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为正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镇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真正做到层层有机构,级级有人抓。二是落实挂钩扶持责任制。县四套班子成员全部挂点各镇抓村道硬底化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和生态文明村创建,扶持帮助所挂点镇的1~2户特困学生;县直67个单位也挂点扶持村道硬底化建设,并且每个单位分别挂钩5-11户危房改造户;全县副科以上的106个单位各挂钩扶持一条生态文明村。三是落实考核奖惩机制。将村道硬底化建设、危房改造、创建生态文明村的任务分解到镇及县直挂钩单位,纳入镇及县直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并把创建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干部提拔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从而确保了各项工程的顺利推进。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为了使村道硬底化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民心工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县委、县政府分别召开了专门的动员大会,各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一方面迅速召开贯彻会议,把县委、县政府的指示精神和有关政策进行了传达,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简报、广播、电视、横额、标语和宣传车等各种宣传手段,特别是派出专门的工作组进村宣传发动,大张旗鼓地宣传实施民心工程的目的、意义和政策,共召开大小会议620多次,广播电视宣传1400多次,拉挂宣传标语横额1156条,组织参观活动1300多人次,通过广泛宣传发动,有效克服了部分群众“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使村道硬底化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由政府行为变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在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中,县、镇、村干部率先垂范,带头参加义务劳动,带头捐资捐物,带头整治“脏、乱、差”,群众创建热情高涨,实现了从“要我建”向“我要建”转变。如高良镇的双乌村、播植镇的长征村等村的干部群众主动写信要求政府帮助和指导创建生态文明村。全县干部群众创建生态文明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干部群众纷纷主动参加义务投工。据统计,全县义务投工16万多工。
(三)抓好科学规划,点面结合推进
在推进村道硬底化、农村危房改造等民心工程中,我县做到科学规划,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为加快村道硬底化建设,我县立足抓早、抓紧、抓实,具体制定出每年村道建设的规划,并迅速做好工程可行性研究、立项勘测、设计等相关工作,组织资金雄厚、有实力、有资质的施工单位,严格按程序施工。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我们对全县566户“危改”户进行了总体规划,制订了操作性较强的《德庆县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创办了三个危房改造试点村,其中马圩旺祥试点村由县委书记挂点,规划改造65户,新圩大同试点村由县长挂点,规划改造28户,凤村乾相试点村由主管农业副县长挂点,规划改造15户,所有示范点都比计划提前完成建设任务。在示范点的带动下,全县农村危改工程全面铺开,快速推进。
(四)上下配合,协调联动
村道硬底化建设、危房改造创建等各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必须依靠各镇、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协调联动,才能确保各项工程的顺利推进。在村道硬底化建设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在征地拆迁和人力、物力方面确保优先保障,各镇政府和林业、建设、国土、水利、供电、电信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配合,广大群众顾全大局,主动配合,各方协调联动,建立健全县、镇、村各级管理体系,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局面。在开展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建设中,县国土、规划、房产、供电、农信、广电等部门能够根据各自的职能 ,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积极配合。如在抓好马圩旺祥试点村建设工作时,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总指挥的马圩旺祥村危房改造建设工程指挥部,负责指挥和协调做好试点村各项建设工作;马圩镇委、镇府负责做好对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落实农户自筹资金、用地调整、搬迁及青苗补偿工作;公路局负责土地平整;环保和建设局负责房屋的施工设计图,并做好整个工程施工及质量监督工作;交通局负责新村的硬底化路网工作;供电局负责供电线路架设到危房改造后的新村,使供电线路直接通到新村每户新楼门口,有效促进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1] [2] 下一页
,2017年xx县解决农村“一保五难”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