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研室工作计划
一、教学任务
(一)教学任务
1、用心研究学情,认真备课、设计好课堂主题活动,为上好课打下基础。
2、按照备课上好每一节心理课,提高心理课堂效能,使心理课堂更专业化。
3、做好学生心理测量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辅导,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4、设计好心理复习课,采用灵活有效地复习(展示)方式,提升学生心理品质。
5、编好心理健康学科的测试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6、多听同学科及优秀教师的课,青年教师每周不少于2节课,并做好相关记录。
7、协助科任教师开展各类心理主题活动(如学习策略、学习兴趣等),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
(二)教研任务
1、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统一备课、上课、听课要求。
2、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学业成绩相关性”课题的研究。
3、开展观摩课、自录自评、优质课等公开课的听评课活动,提高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
4、做好授课反思,提高授课水平。
5、研究心理教育与生本教育、德育教育、学科教育的有机结合,为教育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6、促进教师专业培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承办省市课题及教研活动,突显我校心里特色。
(三)教育任务
1、做好个体咨询值班工作,做好个体咨询记录与案例分析,积累个案材料。
2、成立教师心理工作坊,开展教师团体辅导活动,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
3、在学生中成立阳光心社,指导学生开展系列心理活动。
4、协助班主任开展心理主题班会,创设良好的班风班貌,形成和谐的育人环境。
5、开展各类心理讲座或沙龙活动,促进师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6、协助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
二、情况分析
(一)教师分析:
我校现有专职心理教师5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4人,本科学历1人。2人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2人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2人正在学习全国青少年心理辅导员课程。四位研究生具有精深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初学过多种专业技术,发展潜力大;本科学历的教师具有20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多年的学生专职管理经验,具有解决学生与家长问题的特长。但是由于五位教师都是刚从事心理健康教学,很多方面欠缺很多。4位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刚刚适应教学环境于与课堂要求,还不能恰如其分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他们有基础专业技术,但不精深,还不能娴熟的使用各种技术来处理学生个案咨询,也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坊,实施团体心理辅导。一位年长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与管理经验丰富,但心理专业技能并不精深,还没有能力承担大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因此所有心理教师本学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一方面加大学习力度,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大胆尝试,创新工作,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二)学情分析:
每学年的第二学期四个级部的学生各具特点,初一学生已适应校园环境、人际环境及学习环境,本身具有的特点开始显现,如个人意识开始出现、群体意识日益增强、女生青春期发育迅速、自我管理能力分化等,因此心理教师从行为习惯培养入手,逐步开展对群体意识、青春期、学习兴趣、自我管理的等主题的教育。
初二学生女生已基本完成青春期发育,男生开始青春期的发育,因此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值得心理教师注意。青春欲望渐渐萌发、童心玩念依旧旺盛、厌学情绪渐渐滋生、自我管理逐渐变难。基于以上几点,针对初二学生,心理任课教师就要把握住脉搏,对症下药,从青春期教育入手,解决系列问题。
初三学生是青春期问题最突出的时期,最为突显就是叛逆,由此带来的心理问题也比较突出。如针对此种情况,心理教师要如青春欲望更为炙热、自尊反叛更加强烈、思维能力大为提高、理想志向更为远大、厌学情绪更加激化、自我管理更加困难等等,针对以上情况,心理教师就要从青春期性教育入手,开展自我情绪管理、理想志向、学习兴趣等的主题教育。
初四学生面临着初中生活的结束及中考的压力,一方面很多学生升学压力大,憧憬理想的学校,疲于复习;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彻底失望,急躁、堕落心理滋生。由此带来的心理问题也很显现,思维能力空前提高、理想压力空前增大、理想热情大打折扣、青春欲望稍受冷落、自私叛逆日益强烈、厌学情绪继续激化、自我管理两极分化等等,针对以上情况,专任心理教师就要从解压入手,开展情绪管理、自我解压、学习策略、考前指导等方面进行专题辅导,以提高学生应考能力及抗挫能力,顺利完成中考任务,结束初中生活。
(三)教材分析:
目前我国针对初中四年制的心理教材还没有编制,现有的教材是三年制,与我们学校实际不符,因此教材只能作为参考和借鉴。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心理教研组全体教师,针对对学情的分析,结合学生实际,自己编制教学内容,教研室通过教研会对各教学点教学内容进行统一协调,各级部都有主备老师,其他老师修改运用。同时心理教研室对授课模式进行了统一,把团体辅导模式引入课堂,课堂流程主要包括热身活动、主题活动(一般为2个)、分享提升、结束四部分,形成我校独特的备课模式,为编制校本课程积累素材。
三、教学重点
(一)狠抓课堂教学,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与课堂效能。
(二)落实小课题的研究,形成科学的研究报告。
(三)加大教师培训学习,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四)做好个体咨询、团体辅导活动,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
(五)承接省市课题及心理活动,加大对我校心理教育宣传,突显我校心理特色。
四、教学措施
(一)加强常规教学工作的管理,全面提高教师的工作成效。
1. 强化心理课堂要求,使之科学化、常态化。
从备课、上课、课堂管理到作业批改、个别学生辅导等,进行研讨、观摩与实践,使常规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新教师多听课、多学习,老教师多听课、多指导,使青年教师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担当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
2.落实工作计划,加强集体备课,狠抓课堂教学。
开学初召开心理教研室研讨会,认真学习本学期工作计划,对照学校计划,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与发展目标。开展集体备课,共同交流学习。注重抓教学质量,严格老师备课上课制度,定期督促老师的备课和上课,活动开展情况。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使教师之间互相督促,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专业水平。
3.加大教研力度,提升工作效力。
每个教学点每周固定自己的教研活动时间,教研内容主要围绕集体备课、听评课分析、主题活动会诊、教学反思探讨、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等内容开展;其次根据教研室的任务要求,参与一下活动的开展,如心理小课题探究、心理测试的命题、心理咨询疑难案例研讨、课堂改革、心理健康宣传等,以推进我校心理健康的快速发展。
加强校内外教学交流。充分发挥专职心理教师的骨干作用,各教学点教师相互出课观摩研讨,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要求每位专职教师每学期至少要上一次公开课。而且要对示范课、研究课和公开课进行听课评议。评议中重点发现不足,提出改进意见。鼓励心理教师多听其他学科的课,取长补短,提升自我。教研室多与外界联系,利用一切机会,让教师走出去,到其他先进学校听课学习,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
,心理健康教研室工作计划《心理健康教研室工作计划》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