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 作文大全 | 诗歌大全 | 试题下载 | 教学资料
当前位置:轻松教学网教学网历史教学教学设计高二历史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教学设计

高二历史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教学设计

我要评论(0) 字号:T T 12-08 02:41:45   浏览次数:165  栏目:教学设计
标签:高中历史教学案例,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ingsong8.com 高二历史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教学设计,
高二历史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殖民统治;拉丁美洲社会的发展;海地独立;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葡属巴西独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成果和意义。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过程,培养学生梳理历史知识、概括阶段、找出中心、形成线索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北美独立战争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异同点,提高学生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导人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英雄人物身上体现着时代的进步精神和人民的意志。
  
  2.通过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背景、意义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殖民统治迟滞了美洲社会进步,违背美洲人民追求民族自立的愿望;殖民枷锁被打破,新兴民族国家的建立,体现着时代的进步,从而进行社会发展观教育。
  
  教学要点
  
  一、独立战争前的拉丁美洲
  
  1.西班牙、葡萄牙的残暴殖民统治
  
  2.殖民统治的危机
  
  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海地独立
  
  2.西属拉丁美洲独立
  
  两阶段:1810~1815年;1816~1826年
  
  三战场:墨西哥、南美北部、南美南部
  
  3.葡属巴西独立
  
  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成果和意义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叙述三方面内容:第一,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拉丁美洲社会经济的发展,激化了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第二,法属海地、西属拉美、葡属巴西殖民地的独立进程。第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成果和意义。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过程的广泛性、多样性和曲折性。
  
  本节教材的难点是: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性质的探讨和理解。
  
  一、“独立战争前的拉丁美洲”一目,教材主要叙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1.西班牙、葡萄牙的残暴殖民统治。拉丁美洲包括北美洲的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四个部分,原有居民是印第安人,从16世纪开始,长期遭受西班牙、葡萄牙人奴役。17世纪,荷兰、英国、法国先后夺取葡属巴西东北部土地,建立荷属、英属、法属圭亚那;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得到牙买加等岛屿;法国占领了原属西班牙的海地。西班牙是一个封建专制政体和实行重商主义政策的国家,这给它在拉美殖民地的统治打上深刻的烙印。设在西班牙首都的“印度事务院”是控制殖民地的最高权力机关,它只对国王负责。当时流行的俗语说“国王是殖民地的绝对君主,而‘印度事务院’是国王的喉舌”。西属拉美殖民地分设四大总督区:新西班牙区、新格拉纳达区、秘鲁区和拉普拉塔区,由各区总督直接管理殖民地事务。西属殖民地的土地剥削制度分为三种形式:(1)委托监护制。它是印第安人同殖民者之间土地关系的主要形式。土地所有权归西班牙国王,殖民者只对土地和印第安人有“监护”(管辖)权。印第安人必须为监护主服劳役、交纳代役租。某些地区一年之内劳役长达300天。(2)大地产制。1720年委托监护制被取消,开始盛行大地产制。原来的监护主变成大地主和大庄园主,他们强占印第安人公社的公有土地,还采用借债、以工抵债的方法迫使印第安人沦为债务奴隶。(3)种植园土地制,盛行于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巴西,主要使用非洲黑奴劳动,剥削更为残酷。西班牙、葡萄牙掠夺拉美金银贵金属,实行“米达制”,即印第安人每年送一定数量的成年男子(墨西哥为4%,秘鲁为14%)去金银矿服徭役,其死亡率高达4/5。西班牙和葡萄牙为维护宗主国贵族和商人的利益,对殖民地经济采取严厉的垄断统治政策,发展能在世界市场牟取暴利的单一经济作物;压制殖民地工业发展,垄断殖民地对外贸易。教材对这方面情况有叙述。总之,拉美殖民地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是建立在奴隶和农奴劳动基础上的封建大地产制、种植园经济和单一经济作物制。这种落后的经济结构构成严重束缚拉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
  
  2.殖民统治的危机。到18世纪下半期,拉丁美洲殖民地社会经济冲破宗主国的种种限制缓慢发展起来,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开始出现。西属殖民地的统治者是来自宗主国的所谓“半岛人”,占据行政、军事和教会高位,拥有大量地产,是革命的对象。土生白人拥有土地,是殖民地地主集团的核心,政治上受“半岛人”压迫,要求摆脱宗主国统治,掌握了未来革命的领导权。混血种人多数是自由职业者或自由农民,名义上是“自由人”,但不享有公民权。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处在社会最低层,他们和混血种人是革命的主力。在拉丁美洲各种社会矛盾中,民族矛盾是最基本的矛盾。西班牙殖民政府一方面将人口众多的印第安人、黑人和部分混血种人紧紧束缚在封建制生产或奴隶制的生产桎梏下,阻碍直接生产者转化为自由雇佣工人;另一方面把殖民地创造的财富源源输往宗主国。因此,殖民地经济的发展未能起到为其自身资本主义发展积累资本的作用。宗主国落后工业造成的供应不足,同殖民地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形成愈加尖锐的矛盾。这样,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就成为经济上摆脱宗主国束缚的强烈动因,推动殖民地走上争取民族独立的道路。总之,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首先是由于殖民地人民与宗主国统治者之间民族矛盾的激化;其次是欧洲的启蒙思想、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激发了拉美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再次是19世纪初西葡受到拿破仑战争的打击,力量削弱。
  
  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一目,教材主要叙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1.海地独立。海地位于加勒比海第二大岛圣多明各岛的西部,原是西班牙殖民地,1697年后被法国占领,逐步发展成为法国海外最富庶的殖民地。海地黑人曾多次发动反对法国殖民者民族压迫和种族歧视的起义。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1791年8月杜桑•卢维杜尔领导黑人奴隶,在“争取自由”、“宁死不当奴隶”的口号下起义,并很快控制了海地大部分领土。1793年,西班牙打着“支持解放黑奴”的旗号,派军队从岛的东部侵入。杜桑识破西班牙妄图霸占海地的阴谋,赶走干涉军。英国也借口法国种植园主求助,派军队从岛的西部登陆。杜桑起义军越战越勇,迫使英国殖民军投降。1801年杜桑建立以他为首的政府,声明海地独立;颁布宪法,宣布废除奴隶制。拿破仑夺取法国政权后,试图重建法兰西殖民帝国。1802年三万法国远征军侵入海地,诱捕并杀害杜桑。海地人民更加顽强地战斗,赢得最后胜利。1804年海地正式宣告独立。海地独立树立了小国打败大国、奴隶自己解放自己的光辉榜样,极大地鼓舞了整个拉丁美洲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斗争。教材资料部分引用“海地独立宣言”条文,反映海地人民恢复自己的民族尊严,维护自己的政治经济权利,彻底根绝殖民主义的坚定决心。
  
  2.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西属拉美独立战争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三个战场。第一阶段从1810年至1815年,西属拉美殖民地除秘鲁外,都发动武装起义。殖民统治由于失去母国的支持,土崩瓦解。各地初步建立了独立政权。但是,掌握运动领导权的土生白人没有提出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政治经济改革纲领,也没有动员印第安人和黑人参加革命;各地区斗争缺乏协作,力量分散。随着拿破仑帝国的覆灭和西班牙波旁王朝的复辟,各地独立政权大部分被殖民势力摧毁。此阶段主战场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区。教材对墨西哥独立运动有较多的叙述。墨西哥独立运动的特点是更具群众性。起义领导人大多为贫困农民和下级教士,使运动具有民族解放和反封建性质。
  
  第二阶段从1816年至1826年,独立运动领导人吸取了前一阶段失败的经验教训,提出明确的革命目标和纲领,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打破地区界限,相互配合支援,赢得最终胜利。南美北部战场包括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巴拿马等地,中心在委内瑞拉。1816年,玻利瓦尔在海地共和国的支持下打回委内瑞拉,宣布废除奴隶制,许诺胜利后给参加解放斗争的战士分配土地。大批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踊跃参军。从1819年起,玻利瓦尔率军翻越安第斯山,解放哥伦比亚;再回师加拉加斯,解放委内瑞拉全境;继而解放厄瓜多尔,成立了包括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在内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南美北部大部分地区获得解放。南美南部战场包括今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和玻利维亚等地,中心在拉普拉塔地区。西班牙殖民势力在这一地区相对薄弱。圣马丁认识到秘鲁是西班牙统治美洲的主要堡垒,为此,他制定了一个由阿根廷西部翻越安第斯山,先解放智利,然后由海路进攻秘鲁的作战计划。从1817年起,圣马丁率军翻越终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解放智利。随后由海路出击,解放了秘鲁首都和沿海地区。西班牙殖民军退守秘鲁北部。为彻底消灭殖民军,玻利瓦尔和圣马丁于1822年7月在瓜亚基尔举行单独会晤,商讨协同作战,但未能取得一致。会晤后,圣马丁悄然引退,玻利瓦尔承担起解放秘鲁的重任。在阿亚库乔决战中,玻利瓦尔军队决定性地打败殖民军。到1826年,西属拉美独立战争取得完全胜利。
  
  3.葡属巴西独立。葡属巴西是拉美最大的国家。1807年拿破仑侵入葡萄牙,葡萄牙王室流亡巴西,使巴西成为葡萄牙王国的政治中心。1820年葡萄牙国内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新议会要求国王回国,国王留儿子彼得罗继续在巴西执政。此时,巴西各地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为避免革命并维持大地主、大种植园主的统治,彼得罗遵照其父的嘱托,于1822年宣布巴西脱离葡萄牙独立,成立巴西帝国。巴西独立是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由于资产阶级力量弱,革命阵营不强大,独立运动没有转化成大规模的革命战争。运动后期,葡萄牙王室和大地产主掌握了领导权,致使独立后大地产制和奴隶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巴西毕竟摆脱了殖民统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成果和意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一次民族解放运动,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主要成果是摧毁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建立起一系列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奠定今天拉美各国的政治格局;除巴西外,独立各国在形式上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运动同时也反对封建剥削制度和种植园奴隶制,打破了工商业的殖民垄断制度,为各国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运动没有触动殖民地的社会经济基础——大地产制,因而没能够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
  
  教学建议
  
  讲述本节教材用1课时,建议教师: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时间长、范围广、涉及国家多,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结合地图讲述和引导学生学习。最后应将“拉丁美洲主要国家独立情况”表格内容与“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形势”图对应学习,并与“独立前的拉丁美洲”图做对比,培养学生动态历史的时空观念。
  
  2.由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美国独立战争有很多相类似之处,在讲授过程中可注意引导学生作对比分析。第一,两场独立运动历史背景的异同点是分析的重点。通过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把握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因素之间的关系,探寻共同规律。第二,讲授两场独立运动的过程时,应突出人民性、艰苦性、正义性和团结协作精神。第三,在分析、评价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和资产阶级的作用时,要注意时代特点,切忌把其保守性简单归结为阶级的局限性。当时北美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资产阶级作为正在上升的革命阶级领导了独立战争,在一定程度上能突破其阶级局限性,表现出更多的革命精神,因而获得更多的革命成果。而拉丁美洲的资产阶级的力量很弱,只是作为革命的一般动力参加了运动,运动领导权掌握在土生白人地主手中,这给独立后各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
  
  3.新课讲完后,可作如下小结:从北美独立战争开始,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又进入一个高潮迭起的激荡时代。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拉丁美洲一系列国家的独立,给当时以欧洲为主宰的世界政治格局以极大的冲击,使欧洲大陆的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美洲的殖民支柱,加速了其崩溃进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具有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双重特点,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但它在更大程度上主要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带有因外部条件引发的明显特征,革命带有早产性质,因而独立运动的成果打了很大折扣。
  

  附一:练习题答案提示
  
  一、选择题1.C2.A
  
  二、问答题
  
  想一想,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早期,拉丁美洲为什么会出现波澜壮阔的独立运动?
  
  答:主观上(内因),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殖民统治阻碍拉丁美洲社会进步,激化民族矛盾;拉美经济发展是摆脱宗主国控制的经济动因;启蒙思想传播增强了拉美人民民主自由意识。客观上(外因),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激发了拉美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西班牙、葡萄牙被法军占领,殖民统治力量受到极大削弱。
  
  附二:本节参考书目
  
  《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拉丁美洲史稿》(李春辉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世界历史•近代亚非拉部分》(郑家馨、何芳川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宏观世界史》(李植楠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资料和注释
  
  一、独立战争前的拉丁美洲
  
  西班牙、葡萄牙掠夺拉丁美洲的例证
  
  在3个世纪里,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榨取了255万千克的黄金和1亿千克的白银,约值60亿美元。1800年运往欧洲的金银就值4000万美元。
  
  在巴西,1693年发现了黄金,1729年发现了钻石。到巴西独立时,葡萄牙从巴西掠夺了至少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钻石。
  
  殖民统治时期,西班牙和葡萄牙还从热带和亚热带的经济作物中榨取财富,例如从蔗糖生产中取得的利润要比从金矿和金刚钻矿取得的利润大10倍。从18世纪起,咖啡种植风行拉丁美洲,殖民者又从中掠夺了巨额的财富。
  
  殖民者还直接进行敲诈勒索。例如在征服秘鲁的过程中,殖民强盗皮萨罗用欺骗的办法绑架了印加王阿塔华尔帕,向他勒索巨额赎金,赎金的数目很多:金子必须堆满一间长约7米、宽5米多和一人多高的房间,银子必须填满两间较小的房间。印加人日以继夜地把金银运来,其中包括王室的宝藏和各地庙宇中的金银器皿和工艺品。三个房间共装了黄金13万多磅,白银26万磅。皮萨罗勒索了金银以后,又绞死了阿塔华尔帕。
  
  独立战争前夕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的人口
  
  印第安人,确切数字很难判断,大体上认为有大约七百万人。
  
  混血种人,约五百万人。
  
  土生白人,约三百万人。
  
  黑人奴隶,约七八十万人。
  
  欧洲出生的殖民者,约三十万人。
  
  拉丁美洲的混血种人
  
  白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种人称为墨斯提佐人;白人和黑人的混血种人称为模拉特人;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种人称为桑鲍人。
  
  拉丁美洲土生白人的政治经济情况
  
  土生白人称为克列奥人,人数约三百万,绝大部分是西班牙人的后裔。他们名义上(法律上)同30万从西班牙来的贵族移民(称为“半岛人”)“完全平等”,实际上备受宗主国贵族移民排斥,被视为“劣等种族”,只能在行政、军队和教会中担任中下级职务。在殖民时代的300年中,共任命170名总督和602名省长,只有4名总督和14名省长是土生白人;706名主教和大主教中,土生白人只有105名。由于土生白人世代居住在殖民地,因而也积聚了较大的社会经济实力。他们中的上层分子掌握着殖民地大部分土地和一部分矿场,是当地地主集团的核心。有一些人从事律师、医生和教师职业,成为殖民地第一批知识分子。他们认为自己是财富的生产者,把西班牙贵族移民看作寄生虫。
  
  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
  
  18世纪中期以后,拉丁美洲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有了显著发展。首先,殖民地农业得到较大发展。1810年农业生产值超过了金银产值,占生产总值的56%。其次,供应地方市场的工业,特别是布匹、皮革、家具等大众日用品工业发展迅速。再次,更具有意义的是,在工业经济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纺织工业中出现了有一定规模的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到19世纪初,墨西哥(新西班牙)的克雷塔罗有18个手工工场和327个小作坊,拥有纺织机1280台、工人9000人(其中手工工场工人2000人),年消耗羊毛100万磅。瓜达拉哈拉有纺织、皮革等手工工场和作坊100个,年产值达300万比索。瓜亚基尔、布宜诺斯艾利斯等港口城市还出现了制造船舶的手工工场。这些手工工场除了使用部分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强制劳动力外,已经开始雇用由城市提供的雇佣工人。经营这些手工工场的手工工场主是一股新兴的微弱的资本主义力量。
  
  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机构
  
  西班牙是封建专制国家,它在美洲殖民地的统治无不打上封建专制的烙印。1524年,西班牙在马德里设立“印度事务院”,代表国王集中管理美洲殖民地事务。对美洲殖民地的直接统治,由国王任命的总督实行。到18世纪末,总督辖区共设4个。它们是:新西班牙区,包括今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北美西南部大片土地;新格兰纳达区,包括今哥伦比亚、巴拿马、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秘鲁区,包括今秘鲁和智利;拉普拉塔区,包括今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和玻利维亚。
  
  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海地
  
  海地原来是印第安人对整个岛屿的称呼。哥伦布第一次航行来到这里,在岛上建立了殖民地。以后西班牙主要向岛屿东部殖民,西部成为英、法海盗活动的根据地。1697年,西班牙将岛屿西部(约占全岛1/3)转让给法国,1795年又将岛屿其余部分转让给法国。1804年,西部独立,国名海地,此后海地成为这部分的专称。
  
  玻利瓦尔告委内瑞拉人民书(1813年6月15日)
  
  委内瑞拉人:一支由新格拉纳达主权大会所派遣的、你们兄弟的军队,来解放你们了。这支军队把压迫者从美利达省和特鲁希略省驱逐出去以后,现在和你们在一起了。
  
  我们是被派来击败西班牙人、保护美洲人和恢复一度组成委内瑞拉邦联的各共和政府的。……
  
  尽管我们对无恶不作的西班牙满怀正当的愤慨,我们宽宏大度的心仍然使我们给他们留下最后一条和解与友好的路;我们号召他们在我们之间和平地生活下去,只要他们立誓弃绝他们的罪恶,诚实地各安生理,并且和我们合作摧毁侵扰我们的西班牙政府与重建委内瑞拉共和国。
  
  任何西班牙人,如果不以积极和有效的手段为这个正义事业而进行反抗暴君统治,都将被视为敌人而受到惩处;作为民族的叛徒,他将不可避免地被枪毙。另一方面,凡向我军投诚者,无论携带武器与否,以及凡对努力摆脱暴政枷锁的善良公民有所援助者,则将给与普遍和绝对的大赦。宣告建立委内瑞拉政府并投诚我们的文武官员将留任原职;总而言之,凡对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西班牙人均将被视为美洲人,而受到美洲人的待遇。
  
  而你们美洲人之中,如有因错误或叛逆而误入歧途者,你们的弟兄在此正告你们,虽然对你们行为的错误深感遗憾,仍然原谅你们,因为我们深信真正应受谴责的不是你们,只是由于那些应对你们罪行负责的人一直使你们陷于盲目和无知,你们才会犯下这些罪行。不要害怕报复的剑会临到你们头上,立即割断你们刽子手把你们和他们的命运绑在一起的可耻的绳索。因此向你们保证:你们的荣誉、生命和财产绝对不受任何损害。单凭一个“美洲人”的称号,就是你们的保护和保证。我们的武器是来保卫你们的,决不会用来反对你们,我们的弟兄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
  
  西班牙人和加那利群岛人,如果你们不积极拥护美洲的解放事业,即使你们是中立的,也将被处死。美洲人,即使你们曾经犯过错误,也将活下去。
  
  一个南美洲人复本岛一位绅士的信(1815年9月6日)
  
  这封信是玻利瓦尔写的,他指出拉丁美洲的解放战争不能指望欧洲和北美的援助,必须依靠拉丁美洲自身的团结,建立中央集权的共和国。
  
  
  
  ……西班牙虽然曾经是世界最大的帝国,而现在以那残存的一点东西是太衰弱了,不仅无力统治新半球,甚至也不足以在旧半球上自保。难道文明的、商人的和自由爱好者的欧洲应当容忍这个贪得无厌的老奸巨猾,吞食下我们地球最美好的一部分?什么!难道欧洲对它切身利益有关的呼吁竟充耳不闻?难道它对正义视而不见?是否它过于饱经世故以致无动于衷?……
  
  因此,我们有根据期望文明各国赶紧援助我们,以便我们可以取得对两半球都必为同样有益的成果。可是这种期望竟然落空!不仅欧洲人,甚至美洲北部我们的弟兄们,在这场斗争中都无情地袖手旁观,而这场斗争就其实质而言,是古代或近代历史上最正义的、其后果是最高贵和关系重大的斗争……
  
  我要对你说,为了驱逐西班牙人并且建立一个自由政府,我们所必须具备的是什么。显而易见的,这就是联合;但是这种联合不是神功奇迹所造成,而必须通过精心策划和英明指挥的行动得来。美洲之所以站在一起,是因为所有其他各国都弃之不顾。它被孤立在世界的中心。它没有建立任何外交关系。也没有受到任何军事援助;反之,美洲正在受着西班牙的攻击,西班牙所有的军事供应又多过于我们通过秘密途径所可能获得的。……
  
  玻利瓦尔采取的革命措施
  
  为了动员拉丁美洲广大下层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独立运动中来,玻利瓦尔总结运动前期失利的经验教训,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其中主要有:
  
  1816年5月23日,玻利瓦尔签署了废除奴隶制度的法令,宣布:“在委内瑞拉,除了那些愿意作奴隶的人以外,将不再有奴隶。”
  
  1817年,玻利瓦尔颁布一项法令,规定没收西班牙王室和那些支持、参加反对爱国者战争的人的动产和不动产。共和国政府答应把没收的土地分配给爱国军的官兵,并且发行“地券”作为保证。
  
  1824年三四月间,玻利瓦尔颁布法令,取消向印第安人征收人头税;宣布印第安人是公社土地的所有者,以便使“任何一个印第安人也不能没有相当的一份土地”。
  
  圣马丁和玻利瓦尔的会见
  
  1822年7月25日,南美大陆的两位革命领导人圣马丁和玻利瓦尔在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会晤。关于这次会晤,圣马丁曾向玻利瓦尔说:“美洲将不会忘记我们两人相互拥抱的这一天。”
  
  他们两人的会谈是在极端秘密的状况下举行的,没有任何人参加,也没有留下任何记录。会谈进行了两次,讨论了在秘鲁应该建立的政府形式,秘鲁与北方之间的疆界以及军事指挥关系等问题。由于双方的意见分歧,他们没有达成协议,但也没有公开争吵。7月27日,圣马丁悄然离开瓜亚基尔,回到秘鲁的利马。9月22日,在利马召集了国会,圣马丁在国会演说,声称他已完成了作为军事指挥者的任务,决定辞去秘鲁政府首脑的职务。他随即离开利马,经智利回到阿根廷。1823年,他又离开阿根廷前往法国,1850年在法国逝世。圣马丁和玻利瓦尔直到临终都对这次会见保持缄默。他们会谈的内容和圣马丁引退的原因,至今仍是一个历史之谜。
  
  从南美大陆的解放看拉美人民的相互支援
  
  从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拉美各国人民团结战斗,互相支援。在解放南美的最后战役中,团结战斗的情况更为突出。
  
  1823年9月,玻利瓦尔率领6000名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的军队到达秘鲁。他们同秘鲁境内4000名阿根廷和智利的军队联合在一起,于1824年6月在胡宁战役中打败有19万人的西班牙军队,歼敌1/3。同年12月9日,在秘鲁首都利马和印加人古城库斯科之间的阿亚库巧平原上,玻利瓦尔的战友苏克雷将军指挥的6000人同9300人的西班牙军队决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俘虏了秘鲁总督、4个元帅、10个将军和2000名士兵。接着,苏克雷进军上秘鲁。1825年1月25日,上秘鲁宣告独立,为了纪念玻利瓦尔,改名玻利维亚。1826年1月23日,西班牙在南美进行殖民统治的最后一个堡垒——秘鲁卡亚俄港(利马外港)的西班牙驻军投降。西班牙对拉美大陆的三百年殖民统治最后崩溃了。
  
  巴西的独立
  
  1807年末,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萄牙王室出逃,于第二年3月抵达巴西里约热内卢。1815年,葡萄牙王室为笼络巴西,宣布成立“葡萄牙—巴西—阿尔维斯阿尔维斯是葡萄牙南方一省,1249年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回,长期闹独立性。联合王国”以示巴西同葡萄牙处于平等地位。
  
  1820年,葡萄牙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议会。新议会要求葡萄牙国王回国。这时巴西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已经遍及全国,甚至巴西的大庄园主、教会及殖民地官吏也不愿再受葡萄牙的统治。葡萄牙国王在回国前已经感觉到这一点,于是把王子彼得罗留下担任摄政王,并在临行前嘱咐他,一旦巴西的独立运动不可阻挡,应即亲自宣布独立,自立为帝。
  
  1821年12月,葡萄牙议会有关剥夺巴西自治权和迫令彼得罗回葡萄牙的命令传到巴西,激起了巴西人民极大的不满。独立运动的浪潮席卷全国。彼得罗成为独立运动的代表人物,他采取了建立内阁,驱逐在巴西的葡萄牙驻军等一系列措施。在人民运动的推动下,1822年9月7日,彼得罗挥剑高呼:“不独立,毋宁死!我们现在跟葡萄牙分离了。”这一天就是巴西的独立日。10月12日,彼得罗被宣布为立宪皇帝。两年后,彼得罗一世颁布了宪法。
  
  影响拉丁美洲独立革命的一些外部因素
  
  1775年的北美独立战争和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拉美殖民地的影响很大。玻利瓦尔、圣马丁等革命领袖都在欧洲受过资产阶级教育的熏陶。委内瑞拉独立运动的早期领导者之一米兰达曾随西班牙军队参加北美独立战争,后来又参加法国革命,在法国革命军中升任将军。拉美的土生白人差不多都熟悉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革命的历史。美国的《独立宣言》和宪法成了拉美爱国志士的斗争旗帜,法国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成了拉美先进人物的共同理想。西欧和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促进了拉美人民民族意识的增长,土生白人已不再自称西班牙人或葡萄牙人,而公开自称美洲人了。
  
  从17世纪起,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愈来愈落后于荷、英、法等国。1790年,西班牙的商船和军舰已不及英国的1/10,不及荷兰的1/8。军队士气沮丧,战斗力非常薄弱。国力衰微的西班牙已经不能有效地保住自己的殖民帝国:1795年在对法战争后丧失了圣多明各(这个岛的东部)殖民地;1800年又迫不得已把路易斯安那——北美密西西比河以西两百多万平方千米的广大地区让给法国1803年,法国又以1500万美元的代价将路易斯安那秘密卖给了美国。。1805年,西班牙舰队被英国歼灭。1807年和1808年,葡萄牙、西班牙先后被法国出兵占领,这更直接推动了拉美大陆群众性起义的普遍展开。
  
  1814年拿破仑失败,复辟的西班牙国王于次年年初派出了一支1万人的大军前往镇压拉美革命。1815年是革命者最为艰苦的一年,到这年年底,各地的大部分革命政权又被西班牙军队所摧毁。
  
  1820~1823年,西班牙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激烈斗争,使西班牙一时不能以全力来镇压拉美革命。这对西属拉美殖民地人民取得最后的胜利无疑是一个有利的因素。1820年葡萄牙的资产阶级革命在客观上促进了巴西的独立。
  
  为了夺取西班牙在拉美的殖民利益,英国资产阶级表面上对独立战争保持中立,但其所作所为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南美人民的。1817年至1820年间,一些英国商人大都以赊账方式装备了去委内瑞拉的许多远征军。1820年,新成立的哥伦比亚政府承认英国商人提出的50万英镑的债权。1822年,英国反对“神圣同盟”以武力恢复西班牙在拉美的殖民地的企图。1824年,英国承认了新独立的拉美各国。
  
  美国也反对欧洲列强干涉拉美事务。1822年,美国承认已经独立了的拉美各国。1823年的“门罗主义”排斥欧洲列强向美洲扩张,这在当时的条件下对拉美人民是有利的。
  
  拉美独立革命得到了美、英、法等国进步人士的有力支持。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的军队中都有许多美、英、法等国的志愿人员。有6000名英国志愿兵加入了玻利瓦尔的军队。
  
  对《门罗宣言》的评价
  
  我国对于美国对拉美地区政策的研究有着较为扎实的基础。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发表。近年来,在此基础上,这一课题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从发表的文章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观点:
  
  (1)对《门罗宣言》基本持否定态度。罗荣渠1963年称门罗主义是美帝国主义对外政策的基石之一,是美国统治集团利用当时的国际形势发表的一个投机性质的外交声明,它发展和演变的历史是美国在西半球进行侵略、扩张和建立霸权的历史。(《历史研究》1963年6期)黄绍湘的《美国通史简编》一书认为,该宣言打着漂亮的旗号,实际上宣布拉美国家隶属美国霸权主义的势力范围。它是美国企图在美洲建立统治的宣言,是美国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
  
  (2)认为《门罗宣言》起过积极作用。黄绍湘的《美国早期发展史》最早提出,《门罗宣言》的公布阻止了英国在拉美殖民地的野心,又对神圣同盟宰割拉美共和国起了一定的阻遏作用,还是有些进步意义的。黄柯可的《评“美国通史简编”》(《世界历史》1981年1期)一文支持黄绍湘的这种观点,认为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殖民势力,美国发表《门罗宣言》曾受到拉美各国的欢迎,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祝立明的《试论〈门罗宣言〉的性质和作用》一文也认为这个宣言是防御性的、客观上保护了拉美新独立国家不受神圣同盟的武装干涉。
  
  (3)认为《门罗宣言》具有双重性质。吴瑞(《早期门罗主义剖析》,《江苏师院学报》1981年1期)、刘恩(《关于〈门罗宣言〉的几个问题》,《世界史研究动态》1981年8期)、雷崇普(《略论早期〈门罗宣言〉的性质和作用》,《中学历史教学》1983年6期)的三篇文章都认为,该宣言一方面抵御欧洲列强的干涉,有自卫性质;另一方面有侵略的潜在动机,伺机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刘恩指出,宣言公布时,前一种倾向是主要的;1830年后,后一种倾向才成为主导方面。雷崇普强调门罗主义的本质是侵略性的。关于《门罗宣言》产生的原因,大部分文章强调神圣同盟对拉美的威胁。王玮的文章《英美在拉美的争夺与〈门罗宣言〉的产生》(《历史研究》1983年3期)提出不应该忽视该宣言的产生与英美在拉美的争夺的关系,认为美国炮制这个宣言的主要动机,是抵制英国在拉美的扩张野心。罗凤礼在《〈门罗宣言〉的提出及其演变》(《外国历史大事集》近代部分第一册,重庆出版社1985年)一文中指出,《门罗宣言》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表现在:对拉美独立国家道义上的支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同时,宣言的实质是利己的,包含了美国根深蒂固的扩张主义。
  
  教材所持基本上为第三种观点,具体来说:
  
  进入19世纪20年代,拉美独立运动经过艰苦的反复斗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拉美各国的独立事实上已成定局。这时的美国由于西班牙迟迟不批准有关佛罗里达的条约,仍实行其“中立”政策。随着拉美的独立运动在国际上已经得到英国的明显支持,美国在拉美地区的声誉却日益下降。一个是咄咄逼人,一个是止步不前,美国显得是何等被动!1821年,西班牙国王终于批准了出让佛罗里达的条约,美国以实际上没有支付的500万美元购买了这块最南部的土地。至此,美国已没有后顾之忧。在美国人民的推动下和寻求新的海外市场客观要求的推动下,1822年3月,美国总统门罗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明确提出承认西属殖民地新独立国家。美国国会通过了这一建议。此后,美国加快了承认拉美新独立国家的步伐,先后承认了哥伦比亚、墨西哥、智利、巴西、秘鲁等国,并与它们建立外交关系。门罗总统承认这是出于形势所迫,承认这些新国家是为了“同它们在今后保持友好关系,而不致让它们在怨恨我们的情绪下,在欧洲列强的狡猾手段下,变成列强政策的受骗者”。不过,美国对拉美新独立国家的承认,对拉美独立战争的最后胜利在客观上是有积极作用的。这一行动使得美国在拉美的政治影响力开始超过英国,因为英国迟至1825年才承认阿根廷等三国,比美国正好晚了3年。
  
  1823年,出现了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美独立革命的严重局面。英国在对待西属拉美殖民地的问题上采取了与俄、奥、法、普截然相反的立场和态度,反对它们的武装干涉和战争威胁,以免对英国在拉美的既得利益造成损害;英国也害怕美国的势力会乘机向拉美扩张,取代西班牙在南美的地位。为此,英国谋求同美国一起阻止欧洲列强对拉美的干涉,并以此牵制美国控制拉美的野心。这年8月中下旬,英国外交大臣坎宁在与美国驻英大使拉什的交谈和给他的信中表示,英美有必要在西属拉美殖民地的独立问题上采取共同立场,反对神圣同盟的干涉。坎宁的建议,成为“门罗宣言”出笼的直接原因。
  
  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向国会提出了由亚当斯拟定的国情咨文,咨文中有关外交部分的主要内容被称为“门罗宣言”或“门罗主义”。宣言主要包含三项基本原则:第一,“不准殖民原则”。反对欧洲任何国家在美洲大陆建立新的殖民地和进行殖民地的转让。其目的是保障美国扩张领土的权利。第二,“互不干涉原则”。其含义是:不许欧洲国家干涉美洲的事务;美国也不干涉欧洲的事务。其实,它的引申含义是美国有权干涉美洲的事务,而且这是美国的独有权利。第三,“美洲体系原则”。美洲是一个与欧洲完全不同的体系,其含义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引申含义是“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为美国在西半球的扩张创造条件。
  
  《门罗宣言》是在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为维护美国资产阶级现实的和未来的扩张利益而出现的。一方面,宣言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它公布后,引起神圣同盟各国和法国的坚决反对,英国只得无可奈何地接受了它;同时,它受到了拉美独立国家的普遍欢迎。这是美国外交上的一次成功和胜利。另一方面,宣言是在事先没有与拉美国家协商的情况下发表的片面声明,它是美国伺机在美洲进行扩张和争夺霸权的宣言。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实力的逐渐增强,门罗宣言的后一种作用也就越来越大,这不断地为美国侵略扩张的事实所证明。
  
  西属拉丁美洲独立后各国分裂的原因
  
  同葡属巴西独立后建成统一国家不一样,西属美洲殖民地独立后分裂成许多国家,比殖民统治时期的四大总督区更显分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第一,西属殖民地各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彼此贸易往来很少,没有形成统一市场,缺乏联系在一起的共同经济基础。第二,西属殖民地过于广阔,彼此间交通又非常不便利,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大封建主据地自雄,阻碍统一。第三,人民群众根据几百年来深受压迫的经验,对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有所疑惧。
  ,高二历史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教学设计
标签: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教学案例,高中历史教案,历史教学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