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实验设计之分子运动的探究
1.化学反应原理
浓氨水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氨气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弱碱性的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遇酚酞试液后,酚酞试液变红色。
2.实验仪器:烧杯。
实验药品:浓氨水、酚酞试液。
3.探究方案:
如图10-1所示,在A、B烧杯中加入约三分之一容积的蒸馏水,滴加数滴酚酞试液,在C烧杯中倒入约10mL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C烧杯,观察。一会儿后,可见A烧杯中溶液变红色,B溶液不变色。
4.探究评价:
该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便,是比较好的实验方案。但缺点是,由于浓氨水有较强的挥发性,环境中会弥漫着难闻的气味,若大烧杯口不平,外面的B烧杯中的酚酞试液也可能变微红色。
5. 资源开发:
分子的运动,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例证,条件不具备时,完全可以用实际生活中的例证来代替上述实验。如品红的溶解、酒精或香水的挥发、萘的升华等。
高锰酸钾的溶解现象很明显,操作也非常简单,但高锰酸钾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用其说明分子的运动不太合适,最好不用。
6. 创新思维:
⑴ 裁取一条滤纸,宽与试管内径大小接近,长度约为试管长度的三分之二左右。用玻璃棒醮取酚酞试液,在滤纸上均匀点若干液点,将滤纸塞入试管内,试管口用脱脂棉塞住。用滴管向脱脂棉上滴加适量的浓氨水,再塞上塞子,观察。可见滤纸条上的酚酞液点,由试管向试管底方向逐渐变红色。(如图10-2)
⑵按图10-3所示装好装置。在U形管的两个管口下,塞上两个脱脂机棉球,用滴管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分别将两个棉球浸湿后,用橡皮塞将两个管口塞紧,静置观察。几分钟后,在U形管口滴加浓盐酸的一侧出现一个白色圆环,即生成氯化铵晶体。
⑶如图10-4所示,在U形管的一端放入棉球,用滴加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使其润湿,另一端放入一条醮酚酞试液液点的纸条,塞上塞子,观察。一段时间后,可见酚酞的液点由下往上依次变红色。
《初三化学实验设计之分子运动的探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