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股东会决议大全,董事会决议,http://www.qingsong8.com
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作意见,
(四)强化信息收集,搭建技术平台。科技部门要围绕**县五大产业,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工具和技术信息网络,搜索世界各地、全国各地的先进实用技术信息,特别是陶瓷矿业废物再生利用、窑炉节能的先进成熟技术,并向企业发布。要利用陶瓷学院的科研优势,投入科研资金,进行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探讨,为产业技术升级做好储备。在各支柱产业中推广本行业节能降耗的先进成熟技术,加快企业技术升级。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借外脑、外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五)加大资金投入,壮大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要壮大发展,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县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在制定和实施计划时,要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实施项目带动。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采取资金补助、税收返还、贷款贴息甚至国有参股等形式,加大对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技术开发项目、产业化示范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重点支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项目。如我县黄金尾矿再利用产业、铁矿尾矿再生利用产业、废陶瓷再生利用产业已初具规模,应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加快发展壮大。
四、重点领域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最佳结合点。对于我县来说,要么主动结合,抢占制高点,要么是丧失良机,处于被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县要重点围绕经济社区生态的循环、产业之间的循环、产业内部的循环、企业内部的循环四个层面和废物资源处置和再生利用等方面,广泛开展“4+1”模式循环经济实践。
(一)经济、社会、生态的循环(区域层面)。立足我县实际,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筑现代化绿色瓷都”的总体目标,按照明确“一个目标”、强化“两个抓手”、突出“三大产业”、加快“四个集中”、坚持“五个战略”的工作思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充分发挥我县“山多、水足、矿富、瓷美”四大优势,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积极构建城关以陶瓷为主、东半片以旅游为主、西半片以矿业为主的三大经济带。巩固发展陶瓷、矿业、水电、林业、旅游等重点产业,引导发展“绿色产业”,努力提高绿色GDP比重。继续发挥城关地区陶瓷产业块状经济的龙头作用和集聚效应,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降低农民入城门槛,相对集中财力进一步协调处理农民进城所面临的子女入学、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实现社会进一步和谐。在农业人口不断向城区迁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qingsong8.com查看移,林业生态得到休养生息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充分利用现有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森林经济、生态旅游经济。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坚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千方百计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重视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和内涵提升的目标转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良性互动。
(二)产业之间的循环(产业层面)。循环经济的建立为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转型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但也给产业结构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迫使我们必须尽快完成从产品工业向绿色工业的生产模式转换,建立集约型经营、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新经济模式。因此,必须学习自然界的生态循环规律,将生态系统规律运用于产业经济规划,通过3R技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甚至是5R技术(再思考、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修复)实现环境友好型的清洁生产,开发便于回收的循环制品,减少污染废弃物排放,缓解生态环境的容量压力,做到产业环保化、环保产业化,形成生态产业链和循环经济网络。
1、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县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的突出发展陶瓷业、矿产业、服务业,积极谋划新兴产业、其他产业的要求,努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陶瓷业是瓷都**的品牌、形象,是我县的立县之本、强县之基。要按照“传统瓷雕商品化、日用陶瓷艺术化、工艺陶瓷日用化”的发展思路,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优化产品结构,推动陶瓷生产实现“六个转变”,着力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壮大陶瓷经济。矿业要进一步摸清矿产储量,规范矿山开发秩序,发展精深加工,推进矿产集约化、规模化开采经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业要加快发展旅游、房地产、商贸、交通运输、现代物流、社会中介服务和公共服务,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和税源结构。拓展新兴产业,积极引进填补我县空白的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的多样化,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2、发展产业集群。要围绕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企业,走产业配套、集群fa展的路子,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构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要在巩固传统瓷雕和西洋工艺瓷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日用陶瓷,谋划发展工程陶瓷。引进和推广使用先进陶瓷机械,扩大标准件生产总量。整合产业资源,延伸拓展陶瓷产业链,内向标准化瓷土加工、釉料配方、窑炉窑具、耐火材料、产品制造等重要节点延伸,外向陶瓷机械、陶瓷化工、窑炉窑具、耐火材料、彩印包装、陶瓷物流、陶瓷文化、陶瓷旅游等行业延伸,形成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共享共赢的产业链和企业群,扩大陶瓷总量规模。
3、协调产业关系。要遵循我县各支柱产业间的物质能量流动规律,优化区域经济系统各组成部分间的关系,实现物质能量流动的高效有序循环。林业、矿产在我县经济发展中在我县起着资源性的基础作用,应加强保护,适度开发,适度利用。陶瓷产业在我县起着引导性作用,应进一步延深产业链,壮大规模。利用丰富的水资源,稳定发展水业、水电业。应依托我县丰富的森林资源、自然风光资源、陶瓷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新森林经济和旅游经济。应加强技术创新,研究产业间物质能源流的新型方式,进一步加强黄金尾矿再生利用开发研究,壮大发展黄金尾矿生产色釉陶瓷、微晶玻璃产业。充分发挥我县丰富森林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森林“三剩物”(山场剩余物、采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探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可行性,改善能源结构。
(三)产业内部的循环(行业层面)。以陶瓷、矿业等五大产业为经济发展的主动脉,并围绕动脉产生的废物再生利用、循环利用大力发展静脉产业,围绕核心企业开展废水、废气、废物的综合利用与链接技术,形成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加强综合治理,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防止环境污染。
1、陶瓷业:加强废瓷土回收加工利用、废石膏回收利用、包装制品回收利用、保温材料回收利用、废瓷再生陶瓷等技术的研究创新,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研究陶瓷原材料替代技术,加大对矿业尾矿渣、红壤土、废陶瓷替代高岭土作为陶瓷原材料的应用研究,保护高岭土这一不可再生资源,推动**陶瓷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黄金尾矿生产陶瓷色釉、废瓷再生陶瓷、红壤陶釉面装饰等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提高经济效益。加强节能技术研究与运用,加强对等比例天燃气燃烧器、节能智能控制系统等关键设备的引进和自主技术研发,提升陶瓷窑炉天然气控制系统的性能,降低生产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qingsong8.com查看能耗;研究隧道窑还原焰生产色釉陶瓷技术,解决还原焰产品只能在立方窑烧成的难题,达到节能耗增效的目的;鼓励发展低温烧成陶瓷,加强技术创新,多开发环保瓷、低温瓷。强化陶瓷生产废水的治理,进一步提高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率和废水回收利用率。实施窑炉余热利用工程,开辟余热综合利用渠道。开展大型陶瓷企业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同时,加强与陶瓷产业配套的其他行业废物循环利用,如佳美彩印公司的泡沫回收再利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