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强调的是,掌握一门核心技能、培养一项兴趣爱好、精读几本经典著作、结交几个知心朋友,这四个方面并等于大学生活的全部。我提出这四点,是希望大家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有一个目标意识,找准自己的方向,否则很容易迷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在确定这样的方向时,我想最重要也是同学最关心的就是:大学里怎样学习?
二、大学里怎样学习?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第一个问题的具体化,大学里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学习。怎样学习呢?我想同学们首先必须得完成高中学习到大学学习的转变。
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在培养方式上的区别是非常大的。中学教育是典型的应试教育,以学习成绩定终身。大学教育是一种成人教育,培养的是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学习成绩固然很重要,但仅是一个方面。而且在大学里,老师不可能像中学时那样,天天盯着你,监督你学习,讲课时,老师也是面面俱到,给你讲重点、难点,甚至有的老师还会去压题给学生。大学则全凭自学,老师上课是他的义务,你听不听不在他管理范围之内,怎样学习,甚至学习还是不学习,都由你自己决定。这一点,我想同学们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应该清楚了。
大学和中学在学习目标上也有很大的变化。中学时代,一般说来,目标都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考大学,不管是什么样的大学。考入大学以后,学习目标就多元化了。每个学生思想是不一样的,有的希望能够丰富自己的生活,丰富自己的阅历。有的想继续学习,考研究生。有的想多掌握一些技能,考一些证书,毕业时候能找一个好工作。还有的学生说我都不知道我要干什么,整天无所事事,荒废光阴。这样的同学不在少数。有一个比喻,我觉得特别好。说高考的目标是什么?高考目标就像黑暗中一盏灯。你太清楚了那个目标,你往那儿走。一上大学叫天亮了。所以从前那盏灯,已经显不出那种亮,你看就不清了,很迷茫。大学学习必须要有方向感,要找到自己的目标。当然,这个目标定下来之后,并不是意味着一成不变,是可以修正的,但一定得记住这个目标一定是适合自己的。很多同学往往随大流,别人干什么就跟着干什么,今天有同学说要考研,你也想考研,明天有同学说要多拿证书找工作,你也想考证。这种随波逐流的做法,是做不了什么事情的。
大学和中学还要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就是学习心理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我们容易有受挫感。比如我们很多同学可能在中学时候比较优秀,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可是在大学里就不一样了,大家都优秀,你的成绩不那么突出了,甚至有的科目考试还不及格,从前天之骄子的优越感一下子就消失了,这种心理落差往往就会产生挫折感。而且,在大学校园里,同学们之间的竞争又不仅仅局限于成绩,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比拼,可能你学习成绩好,但是别人唱歌唱得好,跳舞跳得好,打球打得好,一圈比下来后,你的自信心肯定要受到打击。如果这个时候成绩也不好,那你恐怕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无地自容。
我们说进行这样的比较,纯粹是在自我折磨。总是拿自己的弱点同别人的优点比,你当然是最差的。实际上,同学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学习生活经历可能有所差异,但是能够进入同一所学校,这说明彼此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太大,而且差距也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所以,在任何情况下,你都要树立自信,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千万不能用自己的弱点或别人的优点来折磨自己。
比较了大学和中学学习的区别后,我想告诉同学们的是,大学学习一定要自主、自立、自信。
围绕着怎样学习这个问题,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细节性的问题:一是怎样学好专业课?二是怎样学好英语?
怎样学好专业课,你们辅导员应该比我更有发言权,我在这里是班门弄斧了。我觉得要学好专业课,应该学会三读。一是读大师。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当年曾说,大学之大,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应该是人师和经师的统一,也就是道德文章,堪为师表,不但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人格。当然,对于同学们而言,聆听大师的教诲恐怕和中国国足拿到世界杯一样抽象。不过,值得我们学习的老师还是大有人在的。向老师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听课,学会做笔记。做笔记不是老师说一句你写一句,这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我们大学老师讲课不像高中时候,高中时候老师多是抄黑板的高手,黑板上写的密密麻麻。大学老师上课不仅没有板书,甚至都不按照教材,天马行空,天南海北,可能一节课我们什么都记不下来,什么也听不到。这是正常的,有时候我们只要记住老师关键的一句话就够了,掌握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是读图书馆。这里说的图书馆并不是说它的建筑和其他硬件设施,而是图书馆里面的藏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学四年没有安心在图书馆好好看过几本书,那就绝对没有真正意义上读过大学。对于我们政治学的同学而言,像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罗尔斯的《正义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这几本经典中的经典如果没有读过的话,那你就枉愧政治学专业的学生了。我在《政治学入门读物》中所列的书,是给同学们一个参考,并不是都要读,你也读不完,读不下来,经典的基本必须要读,其他的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性地看几本。这些书在我们图书馆或者学院的资料室里也不一定都有,你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如在网上购买或者在线阅读,同学们现在的手机都很先进,能下载各种电子书,我建议同学们少下载那些电子畅销书,多看看专业经典。读书的时候还要注意做笔记,这个非常重要,书看一遍没什么疑问,也没什么感觉,效果不大。笔记包括书中的精辟论点还有你的思考和体会。
三是读同学。这是读大师和读图书馆的延续。我们的每一个同学兴趣爱好不一样,学习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因此,彼此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是非常有益也非常必要。这种交流和讨论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辩论赛等方式来实现。在论辩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分享了彼此的知识,而且通过论辩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这对于每个人学术思维的养成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且对于毕业后在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有莫大的帮助。
至于怎样学好英语这个问题?我想我可能要让大家失望,不能给大家提供什么好的方法。我本身英语基础就不太好,在大学里英语四级和六级都是考两次才过的,所以要说方法的话,我只能提供不好的方法。也就是说,我只能告诉你,怎样学英语是不对的。
成天抱着英语教材看肯定是不对的,教材只是一个基础,即使你把教材上的文章都背熟了,英语水平估计也难有提高。
遇到生词就用电子词典也是不好的,电子词典方便快捷,这是它的优点,但也是缺点,短时间内就查清了这个词的意思,它会在脑子里留下多深的印象呢?你忘记这个词的速度大概和你查到这个词的时间一样快。
天天做模拟试卷搞题海战术也不是好的学习方法,但它又是同学们普遍采用的学习方法。我们很多同学在四六级临考前,大量的做仿真题,一个晚自习一套,做完之后还非常有成就感。这种方式费时费力费脑子,却很难提高英语水平。做得多并不代表就掌握得多,我们学汉字的时候,不是天天做卷子吧?
,我的大学我的梦《我的大学我的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