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善于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乐于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生活进行听课,听取学生、学生家长的意见,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问题,及时矫正学校管理中的规定和措施。她特别重视教研活动,她认为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佳途径,是推动教学改革的最有利措施。她提出了并制定了规范教研活动的制度,在教研内容形式上,明确提出了“备课式教研”、“案例式教研”、“专题式教研”、“沙龙式教研”,并对如何进行教研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每学期她听课不少于80节,主持教研活动不少于30次,有些观摩课、精品课都是在她主持下,综合集体智慧打磨出来的。
她是学校课程改革的设计者、主持人。在课改中,由于她坚持做到了“树立一种观念”(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念),“抓住一个关键”(教师专业化的培训、提升),“突出一条主线”(边学边改,边改边学贯穿于课改的全过程),“坚持一项原则”(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建立一种机制”(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机制),使学校课程改革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20xx年10月27日,学校通过了省课程改革调研指导小组的综合检查评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得到各级领导的赞扬。
三、廉洁自律,率先垂范
她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遵守着“名利不争、荣辱不惊、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格言。“公正、公开、公平”是她处事的原则,而“廉洁自律、率先垂范”则是她做人的准则。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领导干部勤政廉政的政策,她主持制定了“转变领导作风的十不准”规定,她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她主持制订了校务公开制度:规定凡学校购置建筑材料、桌椅、仪器、设备、办公用品等都必须由工会成员和教师代表组成的采购小组集体讨论决定,保证采购物品公正、公开、公平,防止权钱交易。“心底无私天地宽”,由于她身正垂范,尽管对教师在职业道德方向的要求很严格,教师们也心服口服。广大教师和家长都赞扬她是一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好校长。“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群众的夸奖、评价给她带来无尚的幸福和满足,无愧于党、无愧于3000多名师生,始终是她工作的动力。
四、辛勤耕耘,乐于奉献
她自1975年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已经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奋斗了30个春秋。30多年来,默默无闻的尽心尽力地工作着、探索着、拼搏着。多少困难、多少辛苦、多少血汗、多少泪水,伴她成长;多少成功、多少欢乐、多少满足、多少自豪,促她进步。
有人说她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也有人说她是一个不懂感情的人。但谁能知道她是为了工作,为了事业才将一个女人的情感深深埋在心底,千方百计去完成一个男子汉成就的大业。在她上任校长之日,也是父亲病情加重之时,她的父亲是一个终身为教育事业付出心血的老教师,因患癌症晚期卧床不起,作为女儿,白天在学校工作,晚上回家照顾病人,身体、心理一直承受多大的压力,一般常人难以想象。20xx年7月,父亲病情急剧恶化,转入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当时正赶上孩子初中毕业迎接中考,加之学校工作繁忙,真使她透不过气来,白天在学校忙,夜里去医院值班,根本就顾不上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作为母亲也盼望孩子升入重点高中,将来升入大学,但自己无论如何也抽不出时间过问孩子的功课,只能遗憾的对孩子说:“对不起,对不起,妈妈实在对不起”。她在父亲卧床不起的8个月时间里,作为小女儿她只有认认真真侍侯了9天,其中包括国庆节假日的7天。她没有忘记父亲病重期间对她的嘱咐 “3300多人的学校担子不轻啊,要多向领导汇报,多和同志商量,把学校办好,不要多担心我!”。20xx年10月10日,父亲放心地走了,但她对父亲的内疚却久久刻印在自己的脑海里。处理完父亲的丧事,她顾不上休息就回学校工作。
有人说,她是一位开拓者、一位实干家、一位女强人、一位教育家。但她却认为自己是一位普通的教育者,干的都是普通而又平凡的工作。就是这样平凡而又普通的工作,体现了她不平凡的人生价值。她的事迹曾多次在济宁日报、中区报、“党员风采”栏目里报道,现又编入了“喜迎十六大”《我们身边的共产党员》一书中。她的模范事迹,以《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为题在《山东教育》杂志20xx年5期发表,并以封面人物向全省展示。
五、春满校园,硕果累累
她具有开拓务实的领导风格,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德服人;她有刚柔相济的领导艺术,又有锐意改革、科学拼搏精神;她有忘我工作、追求卓越的志向,又有“微尘不染、两袖清风”的高风亮节;她的人格魅力,让她创造了十三中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的辉煌。20xx年9月学校被评为“山东省教改实验先进单位”;20xx年10月学校被评为“济宁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20xx年12月被评为“市遵纪守法光荣校”;20xx年12月被评为“济宁市中小学行风民主评议活动先进单位”;20xx年4月被评为“济宁市优秀交通安全示范学校”;20xx年12月被评为“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20xx年1月被评为“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多年来名列城区之首。学校代表山东省、济宁市迎接了多项检查,如全国卫生城检查、全省新课改调研工作检查、全省学校卫生工作检查、全省人防工作检查、全省预防艾滋病宣传工作检查等;代表中区迎接了济宁市的教学管理、学校安全、校务公开检查等;举办了“全市课改开放日”、中区首个“学校管理工作开放日”等活动,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赞扬。她设计的学校管理的各种用表被市、区多数学校采用。她本人也获得了让人羡慕的殊荣,20xx年6月被评为区优秀共产党员;20xx年9月被评为济宁市首届创新型校长;20xx年11月被评为区优秀青少年工作者;20xx年3月被市中区区委、政府授予“十佳行业标兵”光荣称号;20xx年3月被评为济宁市“十佳行业标兵”;20xx年4月被评为“中区劳动模范”;20xx年9月评为市中区“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xx年1月被推选为济宁市第十届政协委员,并任政协科教文卫教育委员会副主任;20xx年5月被选为济宁市第五届侨联常务委员;20xx年3月被推选为山东省第十届人大代表。在20xx年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她被评为“时代先锋”,对其事迹作了专题报道。
几年来,她在工作之余,总结撰写了许多经验论文,发表于各级报刊杂志上。《抓好学校体育工作及传统项目的几点做法和体会》发表于《学校体育》杂志20xx年第2期;《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发表在《济宁教育》20xx年第5期;《追求领先——济宁十三中在改革中求发展》发表于20xx年3月31日的《济宁日报》;《方舟引渡众学子,素质教育花满园》发表于20xx年12月22日的《济宁日报》;《忠诚一片铸党魂》发表于20xx年7月5日《中区报》;《让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发表于20xx年7月1日《济宁日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发表于《济宁教育》20xx年第4期;《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发表于20xx年6月15日的《山东教育》,并做为封面人物向全省展示。《抓好课程改革,推进创新教育》发表于20xx年6月27日的《济宁日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发表于《济宁教育》20xx年第6期;20xx年6月撰写的《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一文获省20xx年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二等奖。《坚持人本管理理念,构建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发表于20xx年6月18日《济宁日报》上;《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实践与探索》发表于《济宁教育》20xx年1-2期;《坚持校本培训,提高教师创新素质》在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第九次年会上交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工作》经验材料在20xx年召开的济宁市初中教学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大会交流,20xx年6月并在《中区报》上全文发表。
在课程改革中,为了开发利用校本课程,她主编了《生活中的交际学》,并根据学校开展的课题实验、综合实践活动、班主任工作经验等,主持编写了《选择·真爱·愿景》、《幸福的流沙》、《与生命同行》四本书,共100万字。
根据以上XXX同志的事迹,我校认为她符合山东省创新型校长条件,特推荐她为省创新型校长。
文 章www.qingsong8.com《省级创新型校长申报材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