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中考 高考 阅读 句子 科普 评语 计划 总结 诗歌 竞赛 教育学习 | 作文大全 | 试题课件 | 诗歌大全 | 百科知识 | 文书写作
当前位置:轻松教学网范文写作各类材料经验交流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经验交流四篇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经验交流四篇

我要评论(0) 字号:T T 01-01 15:20:42   浏览次数:930  栏目:经验交流
标签:经验交流材料大全,班主任经验交流,http://www.qingsong8.com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经验交流四篇,

  二、放手大胆用人才

  该局在优化蚕业区域布局的同时,从优化蚕业人才结构着手,一是抓好科技示范网络建设,发挥乡镇优秀科技人才的示范作用。以蚕业优秀科技人才为骨干,建立蚕桑专业村100个,新桑品种嘉陵20号穗亩园30多个,发展蚕业科技带头人100名,加快了现代蚕业的发展步伐。二是成立科技服务组织,发挥优秀蚕业科技人才的辐射作用。按照不同乡镇蚕业发展程度以及蚕业区域布局的特点,将有限的技术力量科学分布,把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传播、辐射到全县。前两年全市发种量每年平均下滑7%的情况下,实现发种量每年稳增10%左右,人平发种、产茧、收购、单产蝉联全市第一。三是开展科研活动,发挥科技人才的攻关作用。组建了蚕桑协会和学会,会员及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围绕发展“百里优质蚕桑长廊”、大蚕省力化饲养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良蔟具纸板方格蔟的推广应用、嘉陵20号桑品种的引进推广等一些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开展科研活动多项,成功推广了省力化简易蚕台饲养、嘉陵20号推广等新技术、新品种。四是积极向外选派,发挥优秀科技人才的作用。推荐并选派了一名西南农大蚕桑专业的年轻同志到仁和镇21村驻村锻炼,充分发挥了“绿色使者”的作用,促进了当地蚕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小康大业  人才为本 切实加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
 

  XX镇紧紧围绕“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的工作重心,对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常抓不懈,形成了“有班子、有牌子、有位子、有票子、有路子”的五有工作格局,探索出了人才开发的“储备、培养、激励、流动、创业”的十字工作思路;建成了以镇为中心,村、社区为基础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体系。以发展优质蔬菜、种草养畜(禽)、优质水果、农家休闲等四大支柱产业,促进了全镇“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种植方式”转变,为强镇富民,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主要作法

  1、建机构,强制度,构建镇、村、社区人才资源开发网络。该镇成立了以书记任组长,党务副书记为副组长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领导小组,做到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同时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落实了办公室,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村、社区确立了专、兼职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全镇上下建成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人才开发工作网络机制。

  2、择贤才,建档案,构建村、社区人才资源库。把具有一技之长的“田秀才”、“土专家”、“能工巧匠”等人才经村、社区基层组织推荐,登记造册,纳入服务和管理范围。目前,全镇各类乡土人才库储备达5600余人,其中种植业250人、养殖业320人、工程技术类2100人、经营管理类1900人、运输业类1030人。

3、分类别,抓培训,构建实用型的学习机制。严格实行人才分类管理,定期举办分类培训。一是以镇农民技术学校为阵地,以农业服务中心为主导,每月举办一期以种植为主导的蔬菜、花卉苗木培训班;二是以镇畜牧兽医站为主导,每两个月举办一期以养殖业为主导的奶牛、獭兔、山羊、生猪培训班;三是以镇建司和物业管理公司为主导,每季度举办一期以建筑建材装饰业为主导的建修、维修、物业管理培训班;四是以各社区就业培训为主导,举办以服务业为主导的餐饮、经营服务等培训班;五是选送年轻人到县职中、外地技校培训。全镇培训人数6000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实用人才的文化素质和创业能力。

  4、托市场,捕信息,构建农村人才开发的实效工程。在农村以协会为载体,着力开发种养殖技术人才,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该镇组建了奶牛协会、花卉协会、山羊协会、蔬菜协会、农家乐协会、水果协会、獭兔协会等7个协会,会员人数达1100余人,以扩大种养殖规模,促进经济效益的发展。

5、抓机遇,用人才,构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工程。抓住实施顺西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建设的机遇,支持和鼓励事业干部分流到农业产业建设的主战场去,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事业干部到农村创业的积极性。至今为止,有7名事业干部到村承包土地共400多亩,促进了该镇优质农产品示范工程的良好发展。

  二、主要成效

  大抓人才开发,使全镇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全镇人均纯收入已达3500余元。

  1、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速度加快。该镇种田能手集中租赁经营的面积达2500亩,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向第三产业的转移,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业主大户逐渐形成规模。该镇现有种养殖大户37户。在种植上,花卉大户胥洪强,以花卉带农家乐,租地250亩,年产值上50万元;晋林秀丽园艺公司经理杨年民以优质园林苗木花卉产业为主,在珠涯庵村租地300亩,年产值达60万元。在养殖业上,银河奶牛场业主银纯伟养殖奶牛150头,占地50亩,年产值150万元;科技枇杷园业主杨光明租地250亩,种植枇杷3.1万株,同时养殖奶牛25头,年产值50万元;獭兔养殖大户李文会,在黄家湾村租地100亩,总投资达5万元,养殖獭兔1000只,年产值达30万元。种养殖业大户的引进解决本镇剩余劳动力达860余人,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3、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通过土地流转,带动产业结构调整,该镇引进外来业主,以鹤鸣庵村建设和万亩生态科技园区建设,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全镇耕经地比例达到了3:7。依托国道212线,建成了鹤鸣庵等3个村以种植花卉苗木业和农家乐休闲业为重点的主导产业。由于业主的导向作用,推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4、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化。坚持人才开发以“科技为重点,市场为导向,名、优、特、新为目标”,根据传统习惯,结合区域优势,拉动市场需求,建成了鹤鸣庵、黄家湾等村优质水果基地,杨家桥、马家坟等村绿色蔬菜基地,黄桷树、滴水岩等村养殖业基地,实现了向特色农业的转化。

文章
www.qingsong8.com w 6

上一页  [1] [2]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经验交流四篇
标签: 人才  资源  开发  工作经验  经验交流,经验交流材料大全,班主任经验交流,各类材料 - 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