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度高中教师远程培训历史学科工作总结
参与培训工作的过程,其实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几个月里,我们付出了劳动,收获了幸福。
第一个收获:组织观念有所增强
远程培训工作意义重大,它关系数万教师专业的成长,关乎课程改革的进行,关涉国民素质的提升。/ 远程教育中心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在前期准备中呕心沥血,在培训进行时栉风沐雨。/ 受其感染,对于远教中心安排的任务,我们力争在第一时间内完成:/ 7月25日网上注册;8月3确定辅导计划;8月5日开通学科博客;8月22日组建教研QQ群;8月30日发布考核试题;9月18日拍摄评课沙龙;11月1日完成简报编制;11月15日作业批改完毕;11月30日,上报优秀名单;今天,向中心领导汇报工作,与各位师友分享快乐。
我们心中充满幸福,因为,我们完成了领导交给的任务。
第二个收获:业务水平有所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高远程培训工作的效果,我们以创新的态度来改进自己的工作:
在网络交流中,我们尽可能地回复每一位学员提出的问题,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对于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发动学员一起讨论,变单向交流为双向交流,力图促成多向交流。
今年的培训主题是“评好课”,但相关理论、具体案例都太单薄,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们共编制了20期简报。为此,我们全方位收集学员的素材,从提出的困惑到发出的感慨,从讨论的问题到完成的作业,我们都及时筛选、整理。对于较好的资源,我们还会给每一位作者发去选用通知,以为感谢,也是激励。/ 我们向部分积极分子电话约稿,请他们提供更多的优质稿件。/ 我们还把简报及优质文章,发到中国历史课程网上,使其能在更大的空间内传播。
拍摄视频,远教中心特别给力,让我们几人好好地秀了一把。为了做到散而不漫,我们先行圈定评议视角:学生学习中的互动、教师教学中的呈现、课程性质中的内容、课堂文化中的创新。只是,首次拍摄,兴奋而且紧张,以至于我们没能亮出招牌,摆好Pose。
筹建博客时,吴云驾老师给这个网络小屋起了个文雅的名字:“‘徽’当临绝顶”。此名义有三重:(1)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只能前行不能后退,这是我们的底线;/ (2)登上安徽中学历史教育的峰顶,应是我们的志向;/ (3)提高自己的教学教研水平,创造自己的辉煌,这是我们的信心。
我们心中充满幸福,因为,我们提升了水平。
第三个收获:学习愿望更加浓烈
若要辅导他人,必先辅导自己。参训教师可能会把我们当作“加油站”、“补给点”、“服务区”、“修理厂”,因此,我们必须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
工作之余,我们挤出时间,或在家读书,或外出求学。彭江龙、吴云驾两位老师到了北国南疆、黄海之滨,进行教育考察,沈为慧与赵剑峰则参加了全国历史学会的上海年会。
年会期间,聆听知名学者讲座,我们领略到了知识的多彩,体会到了历史的智慧。观摩特级教师献课,我们感受到了名师深厚的学养,分享到了他们阅读的快乐。参加教育沙龙活动,我们目睹了激烈的交锋,亲历了智慧的碰撞。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读书的广度决定知识的跨度,读书的深度决定认识的力度,读书的厚度决定教学的高度。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没有潜力的学生;而不爱读书的老师,更是没有希望的老师。/ 关于教师的成长方向,学会的理事长赵亚夫教授认为:“能够引导学生自己行路的教师,是圣人;能够带领学生寻路的教师,是贤人;能够拉着学生走上正路的教师,是好人;迫使学生按图索骥的教师,是蠢人。”/ 我们暗下决心:立足好人,景仰圣人,追逐贤人,不做蠢人。
我们心中充满幸福,因为,我们渴望学习。
第四个收获:结识一批同道中人
培训中,我们主动与态度认真、进取心强,有理想、有追求的学员联系,通过电话、短信、邮件、QQ等方式,与他们交流学习心得、畅谈教学感受。并先后请繁昌的李应平、来安的朱述山、灵璧的陈树志、宿松的朱旭南、安庆的何凌、天长的陈万民等老师,梳理出自己的成长足迹。/ 同行为朋,同志为友。这些朋友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学习体验,感染着大家,也鼓舞着我们。
砀山县铁路中学的王安建老师酷爱阅读,他的体会是:与书同行,可以改变我们的内涵;与书同行,可以改变我们的气质;与书同行,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与书同行,可以完善我们的事业。/ “多一份书香,人生就多一份渊博、多一份深邃、多一份洒脱,多一份书香,前程就多一份亮丽、多一份坦荡、多一份辉煌”。
灵璧一中的陈树志老师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时写道:“在我从教的道路上,我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这主要是得益于师友的指导与启迪。他们是我前行中的路标与航灯,是我成长中的支柱与靠山。/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精彩的生活、精彩的事业、精彩的人生,我也坚信每一种精彩的背后都有许多无法诉诸文字的体验。在人生的道路上,应该选择哪条路,需要借助高人的智慧。/ 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与大师对话,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才能看得更远”。
也许,他们的成果还不够多,但是,他们徜徉书海,笔耕不辍;也许,他们的名气还不够大,但是,他们激情满怀,自强不息。
我们心中充满幸福,因为,我们拥有了更多的同道中人。
第五个收获:成立历史教师沙龙
培训结束后,我们与部分朋友进行了沟通,最后决定:围绕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组织一次联谊活动。
20xx年12月18日,联谊活动在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举行。与会者提出了几个质朴但令人深思的问题:我们走到哪了?我们要到哪去?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
活动虽然短暂,但这几个问题撬动了大家的观念,引发了会上的热议以及会后的深思:
淮北市烈山区教研室的许寒秋老师在活动小结中写道:“回想为教的十几年,每天重复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的程序性生活,虽无抱怨,但兴致不高。学生评价不错,领导给予肯定,自我感觉蛮好。特别是评上中教高级以后,便觉得万事大吉,一切OK。/ 现在想想:难道这就是我所追求的历史教育吗?难道这就是我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吗?”
固镇县新马桥中学的肖祥龙老师感慨万分:“想想自己的今天,确实为俗事所困扰,一直走不出去,达不到更高的层次。自己那颗不服输的心还在吗?会后,我一直在问自己:我要干什么,我要得到什么,我应该舍弃什么?”
亳州一中的谭伟弘老师叩问自己:“什么样的课堂是我心目中的理想?现实和理想的距离还有多远?”
阜阳市城郊中学的黄文明老师,进行了自我剖析:“我们乐于在课堂上展示个人的魅力而怠慢了课堂的‘主人’,我们一直认为,自己服务的对象是历史学科,根本没有想到,对象其实是‘活生生的人’!/ 我们没有思考历史教育的价值是什么,我们始终不愿、也不敢让课堂自然‘生成’,我们一直沉湎于阶级史观不能自拔,我们一直认为教科书的铅字就是金科玉律,我们一直原地踏步、不愿更新知识,我们早已满足于充任一个‘知道份子’。/ 现在才知道,我是多么无知……”
砀山二中的郭光勇老师在活动感想中写道:“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究竟需要怎样的历程?这的确难以回答。但是我想,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标准。/ 曾经认为自己对教材的知识结构把握很准确,内容很熟悉,理解很到位,讲起课来也是妙趣横生;曾经认为自己的年龄在悄悄地增长,知识的积累也在慢慢地充溢;曾经认为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很高、很好……所有的感觉好像就是,自己已经成长到位了。但是,好像又并非如此。当自己在备课中遇到难题时,才发现还有很多的疑问隐藏在教材里;当学生突然在课堂上发问时,才发现学生涉猎的知识真的很宽、很泛。和年轻的同事共同研讨,才发现他们的思维是那么活跃,观察的视角是那么新颖。但是,自己往往又凭借年龄的‘优势’,对抗着学习,抵制着进步。”
,2017学年度高中教师远程培训历史学科工作总结《2017学年度高中教师远程培训历史学科工作总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