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五”农业科技工作总结
XX县“十五”农业科技工作,在市科技局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期间的各项目标和任务。我们重点做了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创新服务方式,解决技术棚架
一是围绕支柱产业,组织科技下乡活动,针对烟叶、辣椒、食用菌、大白山羊、林果药的关键管理时期,组织科技人员下乡指导技术。五年来共组织3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村组、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民家中,给农民面对面的传授科学技术,手把手的教关键措施,深受农民的欢迎。二是利用集会和庙会出动科技大蓬车100余辆次,举办科技展示一条街活动40余次,宣传农业科学技术100多项,宣传覆盖面达300多个村,2000多个组,参观学习人数达10万余人次。三是开辟专家服务热线,及时解决技术难题。县科技局投资2万多元,分别在农、林、水、畜牧局、农科所等单位安装10部电话,有关专家亲自坐阵,免费为广大农民解答疑难问题。四是树立科技致富典型,组织科技致富报告团。几年来共组织种植、养殖、加工等科技致富报告团8次,深入各乡镇巡回演讲20余场次,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五是开辟电视专栏宣传实用技术,每星期转播两次国家科技部《星火科技30分》栏目,同时和广电局、农业局、畜牧局联合开辟了《植物栽培与植保》、《菊乡菇潮》、《农技推广》、《田园科技》、《科技信息》等科普电视专栏360多期,宣传科普知识800余项,解答技术难题600多个。
(二)强化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实现先进的科技成果、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强化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我们XX科技局始终把星火人才培训贯穿于整体工作之中,结合我县支柱产业和职能部门的工作特点,组织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一是利用农业广播学校、职业中专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2万余人。二是利用成人教育、“阳光工程”重点培训普级型人员。三是针对不同产业进行重点培训。主要突出了烟叶生产与烘烤培训、食用菌管理培训、林果管理与保鲜培训、无公害蔬菜生产培训,大白山羊饲养和绿色无公害猪饲养培训等。四是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管理时期召开现场示范会,进行以会代训。几年来共组织各种培训260期次,培训提高型人才5万余人,普及型20万人,星火带头人1200余人,基本上实现了农村主要劳力都接受过1-2次的科技培训。户户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村村都有一个科技带头人,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如马山口镇庵北村科技副村长,原是部队转业干部 ,对辣椒种植技术一窍不通,几年来他风雨无阻一直参加县、乡举办的各类农业技术培训,比较系统地掌握了朝天椒的种植技术。20xx年,他种植的40亩内椒一号辣椒首先采用了地膜覆盖技术,化学除草技术,配方施肥技术,并且加强了科学管理,平均亩产达600斤以上,亩产值2000多元,获净利6万多元,在本村起到了科技带头人的作用。
(三)推广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加速成果转化
依据“实用、实效、实际”的原则,科技局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一是抓好了优良品种的推广。几年来,先后推广了梅营一号红薯、大红袍花椒、高山反季节蔬菜、晚秋黄梨、美国黑李、抗虫杂交棉、5月火油桃、Nc89烟叶、大白山羊、无公害猪等50多个优良品种。县农业局引进推广的中晚熟美国黑李,推广面积达3500亩,今秋售价均在每公斤10元以上,亩效益是普通李的3倍。二是推广了地膜覆盖技术、温室栽培技术、化学除草技术、果品保鲜技术、配方施肥技术、板栗高接换头技术等120多项先进技术。烟草部门大面积推广了烟叶起垄栽培技术,使烟叶的上等烟比例提高了3.5%。三是积极实施适用技术传播工程及GAP基地建设工程。由郑州果树研究所承担的马山口镇万亩甜柿示范区项目进展顺利,该项目实施三年来,项目区内掌握项目技术的人数逐年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增长,每年增长200元左右。
(四)组织实施星火项目,带动产业发展
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下达给我县的星火计划是《食用菌开发》、《朝天椒一号开发》、《绿色无公害猪开发》。科技局按照项目的实施要求,对项目的承担单位及时进行检查落实,使上述项目都能够较好地完成各项指标。县科技局承担的《朝天椒新品种内椒一号开发》项目,项目实施顺利,实现了年推广内椒一号品种15万亩,覆盖面积50%,亩产量500斤以上,地膜覆盖10万亩,双膜稀植育苗达50%的各项技术指标。同时也实现了产值2.2亿元,创利税1.5亿元的经济指标。目前,我县种植朝天椒面积达30万亩,亩产量达600多斤,总产值3亿多元,朝天椒已经发展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
(五)抓好专业技术协会建设,服务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
县科技局重点加强了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规划和监督管理工作,按行业、区域组建科技普及型和经济技术型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逐步形成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县已发展各类协会42个,拥有会员5万余人。其中,万头养猪协会5个,养猪总数量达20余万头。养兔协会、养蜂协会、干鲜果协会等都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如XX县的干鲜果研究会,试验推广新品种11个,推广应用新技术6项,生产优质商品果85%以上。
(六)狠抓示范园区建设,带动全面发展
先后在赤眉、湍东建立200亩绿色油桃栽培示范园,在乍岖建立100亩大红袍花椒示范园,在灌涨、湍东建立200亩杂交抗虫棉示范园,在夏馆建立500亩高山露地反季节蔬菜基地等科技示范园区6个。20xx年县科技局、农办和县社三家联合,深入新野,宛城等县进行考察论证,筛选出适宜我县种植的优质杂交抗虫棉品种湘杂3号和标杂A1,示范面积达240多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杂交棉比常规棉果枝数多40%,花铃多180%,平均亩产实现100公斤,比常规棉多40公斤,亩效益增加400多元。夏馆镇利用山区海拔高、夏季气温低的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开发高山露地反季节蔬菜,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湖北客商种植200亩,带动周围群众种植300亩,成为我省第一个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
(七)构建媒体平台,做好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
每一农户就是一个较小的生产企业,优质化肥、优良品种的选购,病虫草害怎么防治等生产管理技术;果品卖哪里,粮食销哪里等,这些都需要现代信息。县科技局建立了农业科技服务网站,赤眉镇创办了油桃网站,果品公司创办了绿色水果网站,使农民能够坐在家里选购优质产品,听专家讲新技术,分析最新的市场信息。有关专家也能及时将技术和信息发布给农民,和农民产生了共振,实现了互动,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如20xx年的油桃销售,部分果农就是根据农业科技网站及时向外发布油桃供应信息,招来了客商,以较高的价格销出了较多的油桃,经济收入比较可观。
(八)强化农业科技的基础研究,提升农业发展的速度
县委、县政府对农业的科技投入非常重视,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拿出较多的资金作为农业科技经费。县科技局对县财政的科技经费合理分配,全额支付。每年给县农科所提供科研经费30余万元,由于资金匹配到位,科技人员干劲十足,无后顾之忧,几年来农科所培育出了豫麦70、豫麦70-36等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内椒一号”、“内椒二号”辣椒品种,豫麦70在全省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多万亩,成为河南省的当家品种。豫麦70-36累计推广面积达200多万亩。内椒一号累计推广面积达150多万亩,内椒二号累计推广面积达10余万亩。其中,豫麦70获得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基金30万元。这些品种不仅是XX县的当家品种,而且也成为河南省的主导品种,对推动我县农业发展和全省农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7年xx县“十五”农业科技工作总结》相关文章